第113章(第4/6页)

倒不是陶牛牛能安排马尔汉什么,而是他打听到,马尔汉每年元宵节十三、十四、十五这三天,都会去三官庙进香,顺便和夫人一起逛庙会。

他们在庙会上偶遇,然后打个招呼,顺便说一嘴不就行了?

马尔汉是老江湖了,如果他给面子,德亨只提一嘴,马尔汉闻弦歌知雅意,自会安排福顺。

若是他当做不知道,没听懂,那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路走不通,也就不用再费功夫了。

“小爷,您是国公爷,只有您‘吩咐’别人办事儿的,让别人求您办事儿的,您怎能屈尊降贵的去……”

送礼呢?

陶牛牛都要被他家主子偶尔的抽风给愁死了。

果然,没他看着,他家小爷一个不小心就要闹乐子了。

唉,可是愁死个人了!

德亨又能怎么样呢?

他还没学会怎么颐指气使的做主子呢,唉,他也挺发愁的。

三官庙的庙会人来人往欢声笑语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德亨在一处花灯摊子前停住脚走不动了,这个摊子上有好些个花灯,有金鱼灯、虾灯、螃蟹灯、兔子灯、寿星灯、八角宫灯……

有一个镇摊之宝,是扎的硕大的重天宝阙灯,足足有一人多高,摆在摊子的最中央,吸引来往的顾客。

德亨对螃蟹灯和虾灯最感兴趣,因为这是一种提线灯,提在手上,随着人的走动,螃蟹的腿和虾子的须子就会动起来,就好像随着主人一起向前走一搬,好玩极了。

德亨每年都会得到这样的一个灯笼,但自己来买,还真是头一回。

德亨在这个摊子上给亲朋好友挑了好些个花灯,差点将这个摊子给包圆了。

摊主老板为难道:“爷,真是对不住,今日小的花灯带的少了,您看,这才头晌,您都买走了,下晌小的就没得卖了。”

德亨奇怪:“我都买了,你早些收摊不好吗?”

“这些商贩卖的就是个名气,你看这条街上许多个花灯摊子,国公爷怎么没看上别家的,就看上他家的呢?国公爷不如从他这里定上心仪的花灯,让他家里扎好了,给送到您府上去。这才是他的正经生意。”

这摊主老板连声道:“就是这个理儿,咱们的生意经都让您看透了。”

原来是样品。

原来人家做的是送货上门的生意。

倒真是德亨唐突了。

德亨回首跟马尔汉打招呼道:“马尚书,好巧。”

一个国公一个尚书在他的摊前驻足,花灯老板喜的眉开眼笑。

皇城根儿下的百姓就是有见识,见到大人物都不带缩的,大大方方的招呼两人同时,还没忘了兼顾其他驻足观看的顾客。

德亨跟花灯老板定了他看中的花灯,让送到草场胡同的德公府上去,然后现结了银钱给他。

花灯老板写了条子,让德亨看过,没有错误,就将之交给一个小幺儿,小幺儿拔足狂奔,钻进人群中不见了。

花灯老板跟德亨笑道:“等您回府,您一定能看到您点的花灯。”

德亨笑道:“有劳。”

这老板好会做生意,货都存家里,来了单子直接着人送上门去,既讨好了客人,钱也都赚了。

花灯老板忙躬身道:“不敢,不敢。”

这位贵人好生和气哦。

德亨见马尔汉只是看着,并没买,就笑问道:“中堂不给家中人选一盏吗?”

马尔汉笑道:“家中人早就选好了,不用老夫费心。”说着,还自嘲哈哈一笑。

德亨向他侧身后看去,笑道:“应该亲手选一盏给令夫人的。”

马尔汉呵呵笑道:“妇孺小儿之……”

“咳咳。”

“……乐,老夫自应该与之同乐,德公爷您说的很对……唉呀夫人,你采买完了?可尽兴吗?”

德亨忍笑,拱手跟马尔汉夫人见礼,马尔汉夫人避开,又行了一礼,笑道:“原来是德公爷,老身有礼了。”

德亨笑道:“夫人客气。”

“夫人这一身好生秀丽,妆容清丽,恰似桃李之年。”德亨盛赞道。

马尔汉不由多看了德亨一眼,心道,等这位德公爷再长两岁,一定会成为万花丛中最受欢迎的客人。

若是对着少女少妇说这话,德亨一定会得一个纨绔浪荡子的名声,但这话是对着一个年老的夫人说的,这个夫人足够做他的曾祖母了,那这种当面夸赞其风仪、容貌的话语,就是纯粹的恭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