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19(第2/3页)
“不同软件的内部信息是不同的,有的侧重肖像影像,有的侧重文字记录,有的侧重购物。”
“同样,你应该也清楚,所有的软件都是程序构成的,一个软件的程序可能会有几十MB,甚至大一些的,会有几G,在这么大的文件之中,有一些是软件的程序部分,其中一定会有一些垃圾代码,这些垃圾,也许是卸载残留,也许是升级更新迭代产生,也许是临时文件,也许是程序员的编写问题……”
顾念堂一边按耐住心里的激动,一边努力把这些基础的原理讲清楚。
“诚然,那些应用平台会对软件进行审核,查看软件是否合规,大小如何,会检查是否有恶意代码在违规窃取用户的信息。但是垃圾代码,依然是每个程序里无法避免的存在……”
听到这里,贺临顿时明白过来,他问:“有人在利用这一点?”
顾念堂点头:“我顺着追查下去,就在一些软件的程序之中,有了发现。”
“一些看似是垃圾程序的部分,可能实际上是有隐藏功能的模块,这些模块在特定的条件下,比如多款应用同时运行,或者是进行某些交互时,可能会被激活,从而实现新的特殊功能。”
说到这里,他再次指了指面前的纸。
“有几家裙带公司投资的多款应用之间,就有这种关联和协同机制。”
“每个程序里只夹杂一点点的垃圾程序,看起来完全没有多大的影响。”
“可这些程序,在某种特定启动情况下,会有新的功能产生,比如启动摄像头,启动录音,而人们可能会对这些全无察觉。且还有一些程序,会在运行的过程之中,对用户行为的数据进行回馈和分析……”
听到这里,贺临的眉头越皱越深。
顾念堂打了个响指。
“听起来有点难理解是不是?我给你举个例子。”他激动到声音都在微微发颤,“好比说,每个软件,都是一个包裹,用户把它下载下来,有他们所需要的部分,进行拆包使用。”
“可是,每个包裹里都被别有用心的人掺杂进去了一些不属于它功能的垃圾,第一个箱子在里面夹带了一只眼睛。第二个箱子里夹带了一个手,第三个箱子加了一个耳朵,第四个是个心脏……”
不愧是警员出身,顾念堂用了这么个血淋淋的比喻,听来有点恐怖,却一下子就让这种状态直观了起来。
“这些尸块可能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里,如果这些部件单独存在,也许对人们的威胁不大,但当我们手机之中同一系列的软件够多,它们就会自己运行……当心脏进入,他们就开始自动关联起来,耳朵来听,眼睛来看,手来拿取。”
他说到这里笑了一下,说出了最终的结果:“直至最后,只要你的手机联网,这些隐藏的程序就会不停地往指定的服务器发射信号。”
贺临在消化着这些信息。
这种手机监控和之前读心术案件之中对方采取的方式有些近似,但是这并非是针对某个人的,而是几乎面对所有人的。
听到这里,贺临全然明白了过来:“所以,幕后的人在杨致远的手机上搜集到了足够的信息,合成了他的AI人像,随后又在杨淑敏的手机上启动了视频软件,并且对她的手机进行监控?”
顾念堂轻轻点头。
事到如今,警方终于破解开了这个谜题。
在调查这个案子的前期,贺临一直有个困惑,就是对方是怎么筛选受害目标的。
过去破案固有的逻辑思维往往是先有目标,凶手再去根据目标进行一系列的策划,达到目的。
可现在他明白了。
如果满足条件的基数足够庞大,那么在那些人的眼里,目标是谁,就根本不重要了。
就好比花灯会时,看似遇害者是随机的。
可实际上,死去的那些年轻人无论是谁,他们的手机中都大多安装有这些学生常用的软件,他们的数据早就在对方的信息库中。
那些背后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制作出与他们极为相似,并且知道他们所有秘密的AI人。
在他们死后,再以众生会的名义将他们的父母拉入会中,经过一系列的PUA和洗脑,让父母接到孩子影像拨打出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