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08(第2/5页)
她再打电话,姜莱的手机是关机状态。
忽然联系不上姜莱,姜婉儿连忙给堂姐的父母去了电话,结果对方告诉她,姜莱已经按时出发,他们把女儿送到了公交站,算着汽车快来了,才和女儿告别回家。
姜婉儿当时找不到姜莱,心急如焚,直接就在云城报了警。
云城接警的分局很快就把案子发给了失踪调查科,程笑衣那边根据车票记录一路倒着查询下去。
他们很快发现,姜莱没有登上那辆回程的火车,再继续往下查,发现她甚至没有登上那辆去往火车站的汽车。
于是,案子就派发给了欣城市局要求协调查,欣城市局又安排下属的派出所警员去查问了解情况。
根据父母和村里人的证言,姜莱最后出现的地点,是在寒桦村外的公交站处。
案子查到了这里,随后就没了调查进展。
也就是光有各种笔录,却没有推进和结论了。
如今,已经快满一年。
姜婉儿解释道:“正是出了我堂姐的事,我爹妈不愿意我在云城那边工作了,他们觉得离家太远又不安全,非要让我回去。所以我今年辞去了云城的职务,在欣城这边重新新找了一份工作。到了这里,虽然薪资少了大半,但是每次回家只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方便多了。”
贺临梳理着案情。
姜莱这种情况,失踪前事业有成,热爱生活,情绪稳定,没有经济问题和感情问题,失踪时临近过年,生活之中没有棘手的矛盾或者是要躲避的人,不太像是主动失联。
这么长久失踪,要么是意外,要么是她遇害了,要么可能是被囚禁了。
想到这里,贺临问:“村子里仔细调查过吗?”
赵警官主动给他们介绍情况:“寒桦村的常驻人口有一千六百来人,一共有五百来户。主要是靠种植,养殖以及编织手工艺品维持收入。在那里,姜是大姓,很多村民都沾亲带故。失踪的姜莱家只有这一个女儿,是一家三口,独生子女。”
“失踪案件发生以后,我们首先去问了姜莱的父亲姜善仁和姜莱的母亲,他们送女儿出去那天,遇到了不少人。后来看着快要下雪,老两口赶着回家去收晾晒的衣服,才把姜莱一个人留在公交站那里的。正常情况,车再有十分钟就到了,变故可能就是在这十分钟里发生的。”
“事后,村子里的人们自发组织了多次搜查,我们也投入警力进行了一轮挨家挨户的排查,附近的村庄也搜查问询过,全都一无所获。”
贺临问:“姜莱的家庭关系怎样?有没有什么家庭矛盾?还有失踪以后,两位老人的反应如何?”
赵警官毕竟是一年以前调查的案子了,听他这么问,一时有点记不起来。
他明显愣了一下,想要去翻看黎尚手中的案卷。
姜婉儿抢着回答道:“姜莱是我二伯姜善仁的独女,他家只有我堂姐这一个女儿,夫妻两个感情很好,自己女儿丢了自然会很着急啦。”
说到这里,姜婉儿顿了一下,反问贺临:“你不会在怀疑他们吧?”
贺临感觉到了女人对他的怀疑有点不开心。但是他并未在意,他认为,有情绪不是坏事,无动于衷也是一种疑点。
这些情绪往往都是真情流露,是当事人最真实的想法。其中蕴含着诸多的信息。
贺临耐心地向她解释:“按照我们的办案流程,父母等直系亲属是首先需要调查,排除嫌疑的。”
姜婉儿继续摇头道:“那绝对不可能的,当初多少人劝我二伯家再生个儿子,他们都不肯生的。后来他们一直把我堂姐捧在手心里,要不然也不可能送她去念书,让堂姐在云城工作。姜莱姐是我们年轻这一辈里最出众的,一直都是他们的骄傲,也是我们这些小辈的榜样。”
贺临又问:“那你堂姐为什么没有给他们发信息报平安,还是你先发现了她的失踪?”
姜婉儿解释道:“我伯父岁数大了,很少看手机,我伯母眼睛不好,也不常玩,他们一般都是电话联系。”
贺临不急不躁地继续问:“就算是这样,当你告知了他们堂姐可能失踪后,为什么不是她父母在欣城报警,而是由你在云城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