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3页)
“大哥,我觉得这个尾巴还是翘起来一点好看,这样在地上耷拉着显得很没有气势啊!”弘昀还提要求。
弘晖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同意弟弟的说法,他想了想:“今天晚上拿一条布料湿了水做好尾巴的性状,放在外面冻一晚上,明天就能拿过来当骨架了。”
“哇!大哥你好聪明!”弘时星星眼看他,弘晖就有些小得意地挥挥手,表示不值一提。
与这边的喧闹谈笑声相比,隔着一堵墙的八爷府就冷寂很多。
因为大阿哥和群臣两次举荐胤禩,皇帝对这个从前多有倚重的儿子冷待了不少。
去年这个时候,胤禩府上正是得意风光的时候,往来勋贵大臣的马车几乎都要堵住前面的胡同,才一年的光景,便门庭冷落了,就算有八爷党的人来拜年,也是静悄悄的,不敢像以前一样大张旗鼓。
但是这还没完,就像是前面说过的那样——老爱家祖传的小心眼,康熙四十八年的正月还没过完,皇帝就开始翻旧账了,当初举荐八皇子的人太多,他不得不暂且冷淡处理,如今腾出手来了,自然要好生查一查,到底是哪些人私下钻营谋密,意图左右储位!
皇帝出手,自然是干脆利索,很快,当初带头举荐胤禩的马齐被皇帝斥责:“岂非欲结恩于胤禩,为日后恣肆专行之计耶?”随后将他夺职拘禁,其兄弟马武、李荣保也被哥哥连累,被革退。
而后王鸿绪也被责令休致,上疏请求早立太子的一位官员——劳之辨,也被革职,逐回原籍。
这一来,八爷党更是大受打击。
可以说,从这时候起,因为康熙的否定和多次打击,胤禩的在群臣中的名望和势力已经损了大半。
收拾完碍事的人,康熙终于在四十八年三月,复立皇子胤礽为太子,同时,为了安抚其他儿子,康熙在立太子后,很快就开始大封诸子。
三皇子胤祉为诚秦王,四皇子胤禛为雍亲王,五皇子胤祺为恒亲王。
七皇子胤祺和十皇子胤誐封贝勒。
皇九子、十二、十三、十四封贝子。
也就是说,成年了的阿哥都有了爵位。
而在诸位皇子中,皇四子胤禛被康熙又额外夸奖了一回,引得兄弟们侧目。
从上往下数,老大因为言行狂妄行邪崇事被圈禁;老二是太子,诸多往事不必再提;老三倒是孝顺,只是当初揭发大阿哥的事康熙多疑。
这一对比,本来不显山不露水的老四就很突出了。
本来在废太子被拘禁期间,只要是废太子言行,胤禛直言相告从不欺瞒,就很被康熙赞赏。
从去年废太子事到举荐老八,康熙伤心生气,又忌惮多疑,大病了一场,胤禛和胤祉两人多次殷情求劝皇父就医,言语诚恳纯孝:“皇父圣容如此清减,不令人诊治,徒勉强耽延,万国何所依赖?”
胤禛是个内心情感比较丰富的人,想到小时候皇阿玛来到承乾宫和孝懿皇后两人一起照顾自己,那时皇父年轻体壮,父子间亲密无间,而此时皇父躺在床上竟是气息微弱面色苍白,一时间情到深处泪洒满襟,抱着康熙的腿哭求皇父看太医,磕头求他宽心疗养。
当时胤祉也在,但是吧,这孩子从小就比较亲近汉家儒学,还曾经受命编书,自认为是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矜贵皇子,像老四这样不顾形象地哭得眼泪鼻涕一大把,还抱着老爹的腿哭,他自认做不出来这样没脸没皮的事儿,这么大的人了,遇事还这么没主意,皇阿玛想来也不喜欢他们这样软弱。
但是他错了,康熙经过废太子和胤禩两次打击,又是生病时候内心脆弱,相比胤祉的端庄自持,胤禛的真情流露更能打动此时苦闷悲痛的受伤老爹。
于是,虽然面上并无其他表示,但是在康熙心里,胤禛的分数又往上提了那么一点。
后来十三被放出来,大家都不明情况还在观望的时候,老四当天就直接带着媳妇,带着一堆东西去看弟弟了,康熙心里也有些触动,患难见真情,可见老四不是那等子冷心薄情的人,他从小亲近十三,到了这个时候,也依旧肯关照弟弟。
而后,在提前得知要给兄弟们封赏,且几个弟弟都是贝子的时候,更是跟康熙求情,说弟弟们虽然排行靠后,但是都已经开了府娶妻生子,养着一大家子人,爵位太低的话,只怕他们不好养家,他说自己的爵位可以低一点,让弟弟们的爵位提高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