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3页)
李世民经略河东,是陕东道大行台,而后洛阳一战,这座都城也被秦王的势力收入囊中,因此,李世民的根基,就在关陇一带。
相比之下,在李渊的推动下,太子李建成则在河北一地更有优势,幽州罗艺就是铁杆的太子党。
关陇贵族,自然是出身关陇,在地缘上就天然地更亲近秦王,何况,秦王的功绩是谁都抹不去的,开国之战,打下了天下谁做主,就算李渊是当老子的,他也得承认,李唐王朝能走到今天,李世民功不可没。
故此,在两方势力中,关陇贵族站到了李世民的身后。
这种事情,当然不会明目张胆地去扎李渊的眼,但接下来的一件事情,就显露了一些痕迹。
武德七年六月,太子李建成派人送盔甲给庆州都督杨文干,被揭发。
杨文干是谁呢?他是太子李建成的旧部,在太子的筹划下去往庆州执掌一方大权。
而李建成在与秦王的多起交锋中也意识到,帝位的承继必然是不平静的,于是,他秘密派人运送96副盔甲给杨文干,以防事变。
但这件事,被李世民获知。
李世民又不是泥捏的,被坑了好几次,火气都憋着呢,得知太子干了这件蠢事,秦王府立刻开始了谋划。
须知,私运盔甲是谋逆死罪,别说数量这么多了,就算是三五个,那也是定性的死罪!
在秦王府的运作下,替太子给杨文干云送盔甲的二朱焕和乔公山在晚上疾驰去往李渊驾临暂住的仁智宫,向李渊告发太子谋反。
李渊大惊,随后便派宇文颖去传旨召见杨文干,这场会面的内容不为人所知,但结果是——杨文干反了!
李世民被召进宫中商议,随后李渊派他前往平叛,李世民跃上飒露紫的马背,低下头小声告诉他:“飒露紫,陛下承诺,待杨文干被平定,便改封我为太子!”
李盛翻了个白眼:信他个鬼,他给你画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