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3/3页)
见父皇先翻看的就是《官篇》,庆阳为这些官员们说话道:“都是我的一家之言,短短一两日三五日的相处,评判或有不公,父皇不用太上心。”
兴武帝明白,问女儿:“你记这个做何?”
庆阳:“朝廷需要贤臣能臣啊,如果将来有合适的差事,我可能会举荐这里面的一些官员,或是旁人举荐的此中官员我觉得他们无法胜任,也可凭此反对一二。”
光靠脑袋去记,人太多了,记不了长久。
兴武帝赞许地点点头,再翻看另外四篇分别细读几页,鉴赏过女儿的文采,这才道:“《官篇》你留着自用,山水四篇朕会让国子监印刻成书,发至各州郡县的官坊,贩卖所得皆归朝廷,麟儿可愿意?”
朝廷刊印翻刻的经史典籍学子书目,所得皆归朝廷,还未有过为私人刻书且通过官坊贩卖的前例,倘若帝王赏识某位文人墨客的著作,也只会安排国子监少印几套,或是自留或是赏赐皇室子弟与文武官员,而不是拿去卖钱。
兴武帝这番安排,是把小公主当足以让天下百姓欣赏其才华的文人大家看了,是为女儿扬名之举,再分女儿钱财的话,反倒容易落人口舌,被御史弹劾公器私用。
庆阳一直都知道父皇对自己的偏爱,却也被父皇印书的话惊到了,毕竟她写这些只是因为自己想写,没想过要出书。
“父皇还是先看完吧,看完再让几位大学士审阅,免得只是父皇觉得好,印成书了却被天下文人嘲笑父皇敝帚自珍。”
在政事上素来游刃有余的小公主第一次少了些底气。
兴武帝笑道:“会的,不过父皇只是不会写书,鉴书的眼力还是有的,麟儿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