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你去将教子棒请来(第3/4页)

所以自己的《养花心得》不能够写得好,这恰恰符合周铁衣的要求,连天后都忍不住想道,这周铁衣口中的白话文是不是就是为此做出的算计!

大夏圣上赞美了一句之后,继续翻看,他一目十行,当翻到‘珍宝’的时候开始皱眉,看完‘花魁’之后眉头紧皱,看完‘小说’之后不发一言。

这《天京报》办得虽然没错,但他不满意,至少不是完全满意。

若以后都是这样,那他的文章要不要落在‘圣谕’篇?

大夏圣上思考着,下意识拿起看得另外一份报纸对比,当看到儒家那一句句圣皇五帝的吹捧,对比了一下珍宝花魁。

忽然他笑了一声,这样也好。

白虎斗麒麟,自己这次倒是不用下场。

于是他没有评判两份报纸,而是放在一边,开始看第一份奏折。

打开奏折的瞬间,圣上读完了题目。

《论天京报惑民疏》。

他当然知道《天京报》有惑民之举,但不应该你们儒家这些当臣子的来讲,应该朕这个君父来讲!

于是根本不看内容,直接扔到一边,留中不发!

······

司民府书房内。

墨家自走钟一刻一刻跳动着。

每走一刻,下人们就会进来禀报整个天京《醒世报》和《天京报》的售卖情况。

董行书也没有要求具体的情况,就只是想要看看那三十六座说书楼的情况。

因为那三十六座说书楼里,两份报纸都有得卖,不偏不倚。

董行书又反复琢磨了一遍《天京报》,他抬头看向自走钟,已经到了酉时,差不多今日的报纸销售就确定了下来。

《醒世报》三十六座书楼一共卖了三百份,《天京报》三十六座书楼一共卖了一千五百份。

两者差距足足有五倍!

但董行书没有动怒。

因为《醒世报》要卖三十五文,《天京报》只卖五文。

这就是最大的原因。

周铁衣敢卖得这么便宜,是因为内务府和商会们帮他补亏空!

而《醒世报》却需要儒法两家自己填钱,这银子怎么出,出多少,董修德和青空命还没有商议好呢。

如此短的时间内,他们能够将《醒世报》做出来就已经不易。

更何况当时周铁衣豪言要卖十三万份,以后发行天下,还要卖得更多!

想着这么大的亏空,即使儒法两家也不敢轻易应下。

即使现在卖三十五文,每份还得贴钱呢。

董修德和青空命毕竟从小读着最好的书长大,所以选纸张的时候,即使知道要压缩成本,但是却下不去狠手。

读书人的事,若事事与钱较真,岂不与周铁衣无二?

董行书双手放下报纸,思考道,是不是将价钱降下来,就能够追上销量了呢?

随后他又看了看《天京报》,摇了摇头,三十六座书楼,一天也只是卖了一千五百份,这报纸三天一刊,加上商店帮助贩卖,他周铁衣能够卖一万份吗?

若只是这个水准,他夸下海口的三万份倒是让人贻笑大方。

真么想着,董行书随口问道,“修德呢?”

下人恭敬地回答道,“大少爷正在组织文会呢。”

“文会,什么文会?”

董行书皱眉,现在正事要紧,怎么还有心情去组织文会了?

下人回答道,“听大少爷说,是组织文士们批判《天京报》之说。”

就在董行书思考的事后,董修德从外面急匆匆地赶回府。

他神色难掩喜意,走入董修德的书房,先拱手一礼,“父亲。”

董行书不动声色,“听说你去组织文会了?”

董修德自豪地开口道,“父亲,今日我将那臭不可闻的《天京报》拿给各家名士们看了一遍,他们都说这《天京报》有辱圣人教化,纷纷落笔请命,愿上书圣上,还请父亲朝会之时,将文书带入朝堂之中。”

说着,董修德更是示意随从拿出了一摞写好的文章。

董行书看到这一摞写好的文章,忽然电光火石一闪,再次看向那《天京报》的白话文。

他终于知道周铁衣为什么要用这么粗俗的言语写《天京报》,他这是想要激怒整个天京的文士!

这就是一张无形的战书,上面没有一句骂儒家和法家文士,但是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在骂儒家和法家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