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第2/3页)
听说朝廷的改革如火如荼,听说有的地方人心惶惶,又有了新的民变,但这些和翟广都没有什么关系。他蛰伏着,抓紧一切机会壮大自身,终于借着去年的一场霜冻和今年春的大旱,振臂一呼,惊雷乍响,再一次出现在天下人的眼前。
而他之所以判断时机成熟、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机再度起兵,刘钦离开京城,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座当涂县城是翟广再度起兵以来,进攻的第三个大县。前面两个,他大军过处,可以说是望风而破,几乎没废多少功夫,像当涂县这样连攻七日而不下的,已属罕见。
他麾下士卒,但凡跟他的年头长一点的,硬仗苦仗打过不知多少,自然不会把这样的战斗看在眼里,但也有些新加入的,一遇挫折,心里着急,在营里唉声叹气起来。
翟广夜里亲自巡营时听见,问明原因,也不着恼,反而笑道:“别急,不出两天,最多三天,就有转机了,看着吧。”
士兵们见了他,纷纷站起,刚才说丧气话的人更是羞得无地自容,恨不能自己吞了舌头,翟广却笑着摆了摆手,又往别处去了。
就在翟广巡营的同时,当涂县城城头上的士兵也还没睡。挑夫正从城下往上挑着担子,守夜的士兵见了,哄得一下全围上去,不等挑夫走上台阶,就把扁担从他身上抢了,七八只手一起伸来,掀开上面盖着的笼屉布,露出的是白面苞米面两掺的馒头。
他们饿了半宿,当下便一扫而空,眨眼功夫两个筐就都见了底。有人捧着肚子打了个嗝,问挑夫:“老爷们咋这么好心?晚上还加一顿!”虽然没肉,但咂摸咂摸嘴,馒头里一半白面,到底是有甜味儿。他们要是不上城头守城,在自己家,这样的馒头一年里也吃不了几回。
挑夫把被扔到地上的笼屉布收回筐里,也不急着走,在城上坐了,笑道:“别问我,我也是拿钱干活,歇一会儿再往城西去一趟。”
“城西也有?”
“那是!哪边没有?一晚上跑四趟,一趟这个数。”说着伸出两根手指。
得知今晚城墙上的人都有馒头,众人一时惊叹,有人马上叫:“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是怎么了今天?”
“别说今天,保不齐明天还有。”挑夫笑眯眯道。
“奶奶的,平时不拿咱们当人,这会儿用得上咱了,倒当大爷供了。”
“当爷供还不好?也不知道这面是哪来的?”说话的人嘬了下牙,牙缝里还有股子麦香味儿,美得人唾沫一下就漫起来了。
“年初借粮的时候却说没有……”不知是谁小声嘟囔了一句。挑夫的眼睛一闪,压低声音道:“我和你们讲,你们可别外传。听说做馒头的面,是城里几个员外,王员外、李员外牵头,剩下的人你出一点,我出一点,这么一起捐的。”
当人便有人神情怪异起来。
今年春种时赶上老天爷心情不好,旱风大起,一滴雨也不往下掉。城里那些大户,就截了水渠,强行改道,让水只淌自家田地,其他人眼看着原本能过自家的水被人引到别处,只能干瞪眼。厚着脸皮去打水吧,却被家丁拦住,说打水可以,但得花钱来买。
天不下雨,地上的水也见不着,靠地吃饭的农户也不能活活饿死,再说水是地上冒出来的,凭啥给人交钱?怨气越积越大,最后纠集起来,起了一场械斗,足有两三百人。
他们想着,把事闹大了,总要有人来管,官老爷也不能不睁眼睛。谁知道最后的结果是抓了他们二十来人,大户的家丁也抓了几个,看着好像是各打五十大板,这事就算过了,可截断的水没恢复原样,那不就是拉偏架么?
无奈被抓了打头的人后,剩下的农户就都软了骨头,没人再敢牵这个头,这场风波就平息下去了,大户的田借着接近干涸的水保住了一半,农民的地硬成石头,裂得像龟壳一个样。
没人吱声,不是人心里就没有怨气,冒着让人杀了的风险上城头守城的人里,就有很多是今年实在没有生路、才不得已拿命来拼的农民,这会儿重提此事,人人心里难免都不得劲。
“平时把咱往死里欺负,用上咱们,看吧,念起咱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