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3页)
后来祝无执借广陵王次子之手杀幼帝,而后更是登上皇位,改朝换代。
祝无执没有动仅剩的几个前朝皇室的封号,把他们圈禁在京城。唯独对广陵王没有任何做法,既不召入京城,也没有废除他的封号。
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劲,广陵王自然也能。对他而言,祝无执似是而非的态度,就像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
所以他用三年日月豢养私兵,炼制兵甲武器,筹划谋反。直到前不久,觉得时机成熟,杀淮南东路转运使,杀扬州知州和通判等地方官,又策反淮南东路驻守的将领,顺利割据淮南东一带,自立为王,国号“新宋”。
祝无执忙的脚不沾地,拱垂殿灯火夜夜通明。
他任枢密使谭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总揽平叛全局,检校少傅张稹为两浙制置使,辅助谭贯。
正当整军待发的档口,扬州送来了一封急报。
信上说祝无执外祖高家百口人,被赵元傅下了大狱。
翌日深夜,细雨过后,汴京起了场浓密的夜雾。万物融化在雾气中,城和皇宫都变成了虚无的坟场。
温幸妤噩梦惊醒,转过身发现祝无执竟还没回来休息。
她有些口渴,掖开幔帐下床,走到外间倒了杯温水,正喝着,就看到窗外大片大片浓雾中,庭院的槐树下,有道模糊的影子。
温幸妤吓了一跳,问旁边值夜的宫女,才知道是祝无执。
她面露疑惑,推门出去。
庭院被夜雾浸透,檐角宫灯的光晕如鬼火浮游。乌鸦从瓦上飞过,雾气渗入沙哑凄厉的鸣叫,湿冷而阴森。
祝无执的身影在雾中忽隐忽现,像是被抹去又重现。鬼气森森,令人心悸。
她站在廊上,犹豫了片刻,拾阶而下。
雾气渗着丝丝缕缕的寒气,缠绕着她的脚踝,仿佛有东西要把她拽入深渊。
温幸妤忍着不适往前走,浓雾槐树下站立的身影越来越清晰。
她停在两步开外的位置,正要开口,就见祝无执转过身。
他发丝披散着,衣袍松散,玉白俊美的面容笼在雾气里,宛若一尊艳丽鬼气雕像。
“妤娘,”他站在那,面上没什么表情:“广陵王反了,高家的人尽数被下了大狱。”
他声音淡淡的,无悲无喜,夹杂着雾气飘到温幸妤耳朵时,好似也带了一股湿冷。
“我为数不多的亲人,好像也快要死了。”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