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3/5页)
文珊抿着唇,半晌说了一句:“皇贵妃娘娘对胤禛是一片慈母之心。”
能为了胤禛做到这个份上,拿皇后的名位去交换,真的已经是倾尽所有了。
“今日朕又去看了皇贵妃,她的心意不改依然坚持让朕把胤禛记在你名下。”
“所以,朕想来问问你的意思。”康熙说。
文珊着实很为难,这让她该怎么回。
康熙看她的样子微微笑着说:“朕方才说了今天跟你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你也直言就好,朕想听真话。”
真话说了可能就是物理上的掏心窝子了。
文珊踌躇了一会最后就这事还是说了老实话。
从胤禩,胤祥到皇贵妃都在费尽心力地想把胤禛的玉牒改了,那她也得试试,若是能成就不用胤禩几个费心在前朝冒险了。
“其实臣妾心里也是想着能将胤禛的玉牒改到臣妾名下的。”
康熙意料之中的点点头,嗯了一声,示意她继续说。
“太皇太后崩逝前曾托苏麻喇姑告诉过臣妾此事,太皇太后不过是疼惜臣妾,想让臣妾终身有个孩子可以依靠。”
文珊说地真情实意,康熙想起太皇太后临终前的模样也不免动容。
太皇太后确实拿文珊当亲女儿一样疼爱,但由此可见文珊也是真心侍奉太皇太后,若是掺了半分假意和有所图以太皇太后的脾性是不会这么疼爱她的。
文珊继续说:“知道这事之后,臣妾私心便想让胤禛记在臣妾名下。”
康熙在这时打断了她,问道:“因为德妃?”
文珊点头:“虽说这样说有些不好,毕竟德妃是胤禛的生身母亲,可皇上眼明心亮自然也知道德妃对胤禛一向没什么母子之情。”
这全后宫都知道,前几年德妃还会在人前装一下,自从六阿哥夭折之后是演都不演了。
康熙在后宫的耳目四通八达自然也清楚。
只是德妃为何如此他心里更清楚,左右胤禛也一直没养在她身边康熙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如今胤禛还小养在臣妾这还看不出什么来,待到日后大了娶妻生子,出宫建府都是要在德妃面前走一遭的,俗语说百善孝为先,若是德妃想要为难,胤禛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现在胤禛还没长大成人所以归她抚养,但是长大以后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德妃毕竟是他玉牒上的生母,能插手的事多地很,而且胤禛迫于孝道也得经常去和德妃打交道。
康熙屈膝,悠悠叹道:“你能和朕说这些可见你和皇贵妃一样对胤禛都是一片慈母之心。”
“臣妾是觉着这孩子小时候过得苦,多心疼他几分。”文珊垂着眼眸,说:“皇上可还记得胤禛第一次到臣妾那去小住是因为什么?”
康熙似乎陷入了回忆,他想了一会才说道:“那日好像是太子和胤禛起了争执,朕罚了胤禛在慈宁宫跪着来着,是吧?”
文珊颔首,小心翼翼地看了康熙一眼说:“皇上恕臣妾直言,那时臣妾就觉得皇上处置地有失偏颇,胤禛虽有顶撞太子,可太子也把他推下了台阶,本来身上就有伤您还罚他在雪地里跪着,那时胤禛也不满三岁而已。”
文珊为了多年前的事为胤禛打抱不平康熙也没生气,只叹口气说:“如今想来确实是朕罚地有些过了,那日见太子晕倒不省人事,胤禛那时候的脾气,嗐,倔强地不得了又和朕顶嘴,朕一时在气头上就罚地过了些。”
康熙也是难得说了心里话。
“臣妾那日去给两位老祖宗请安,见到他小小一个跪在雪地里,脸冻得通红身子却挺地直直的,确实是个倔强的孩子。”
“那时皇贵妃有孕没来,德妃也没来,说句僭越的话臣妾那时确实有些觉得皇上不疼他,生母和养母也不上心。”
皇贵妃如今病重后来的事文珊也不想提了,康熙心里自然也明白他把胤禛交给皇贵妃抚养,没成想皇贵妃那时也是鬼迷心窍信了一些莫须有的生克之言慢怠了胤禛。
文珊这话说的很大胆,康熙一怔片刻后哈哈大笑起来。
“你啊,朕让你说实话你倒是什么都敢说。”
文珊说完其实也有些后怕:“皇上说了让臣妾跟您掏心窝子的可不能生气。”
“朕没生气。”康熙笑够了,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偏心:“人人都说十指都有长短,朕有这么多的孩子自然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太子是储君又是朕一手带大自然偏爱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