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2/3页)
“我已想好了两个法子。”陈昭好整以暇抱着胳膊。
郭嘉挑眉:“嘉愿闻其详。”
“陈元龙既擅治水,便该为天下治水,而不尽显于徐州一地。我打算让他在天下一十三州轮流治水,一州待三年。”陈昭笑眯眯伸出手比了个“三”。
在老家会坐大,那就离开老家呗。这么擅长治水,只待在徐州多浪费人才。
郭嘉仿佛看见三十年后西域都护府的戈壁滩上,白发苍苍的陈登拄着九节竹杖,一边被黄沙呛地咳嗽咳嗽一边呵斥着疏勒民工夯筑河堤。
背景是漫天飞舞的黄沙。
郭嘉诡异沉默了片刻。
“二来,下邳陈氏和我是亲戚,我登基之后自然要随我住在皇城。我给他们一家免费发一座宅院。”
当然,在徐州老家的这些田地和宅子也就都留着没用了,她勉为其难收回国库好了。
下邳陈氏可是占了大便宜,皇城房价可比徐州地价贵多了。谁让他们是皇亲国戚呢,陈昭也愿意给他们优待。
郭嘉觉得看在同僚一场的面子上,要不然他还是找个机会提醒陈登陈群找高人看看家中祖坟风水吧。
下邳陈氏会在徐州坐大……下邳陈氏都要没了,还坐大什么。
“嘉斗胆问一句,主公之意是要重用寒门打压士族吗?”郭嘉忍不住问,他自诩能洞察人心,体恤主公。
偶尔面对主公之时总觉得自己一无所知……还总是太有良心。
可郭嘉对自己定位清晰。他是主公手中一把刀,主公指哪他打哪,总要知道主公心思,才能在各方势力之间调转。
陈昭歪过身,双腿随意舒展:”自古士族寒门,本就轮回更替。今日高门大族,当年哪个不是寒门出身?今日寒门子弟,他日未必不能位列士族。”
“就实行科举择士。无论出身,皆可参考,择优录用。”陈昭语气平静,“压归打压,总要留条活路。设一道门槛,对谁都公平。”
考不过别人就自己内卷去。
曹操一直打压士族,奈何他人一死,士族就又起来了,而且越演越烈,弄出九品中正制,彻底垄断入仕渠道。
“个人之力岂能对抗万人之力,天子也不例外。”陈昭很冷静。
“唯有先进的制度,才能真正改变百世、万世的格局。”
“只怕有人依然会不满意。”郭嘉意有所指。
陈昭惊讶挑眉:“汉武帝能把天下豪族都迁去守墓,我就不能吗?”
无非就是现在不能罢了,好在她记仇,等二三十年后天下安稳了再报复也不迟。
做事先商量,商量不成就动刀子呗。
陈昭在案几下方轻踹了郭嘉一脚,笑骂道:”就你心思多!我何时让你操心打压豪族的事了?平白耗费这些心神做什么。”
她屈指敲了敲案面,扫了郭嘉一眼,不客气道:”奉孝本就体虚,再这般胡思乱想,怕是要更虚了。我让你核算今岁税收你算完了吗?”
郭嘉心虚:“亮儿帮嘉分担了一些,嘉才有余力想其他事情……”
“诸葛亮才九岁!”陈昭震惊,“你连九岁孩子都要压榨?”
郭嘉打了个哈哈,狡猾道:“这是亮儿与嘉私事,主公勿要掺和。”
陈昭半眯着眼打量了郭嘉一阵,心知郭嘉一向有分寸,便也不再多问。
有个经验充沛的前辈带着,对诸葛亮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郭嘉离开正厅,才松了口气,算是把诸葛亮帮他干活这事过了明路。主公也答应先给诸葛亮积累着功劳,待日后诸葛亮正式出仕再算入其中。
他熟练走到一处官署前,径直走入其中,仿佛像是自己家一样:“文姬,我来接人了。”
背着麻布小包的诸葛亮乖乖走出来,跟在郭嘉身后离开了官署。
“学了什么?”郭嘉饶有兴致询问诸葛亮。
诸葛亮酝酿一下,语气缓慢但是没因为门牙漏风道:“跟随蔡别驾学了起草州府政令。”
“文姬文采斐然,政令写得也清晰明确,不错。”郭嘉称赞,“主公那处已经过了明路,你我不用再藏着窝着了。”
“那亮明日能去跟随荀主簿学习吗?”诸葛亮扯扯郭嘉衣袖,渴望道。
郭嘉冷酷道:“明日你跟着吕玲绮去昭明书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