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她不忠于大汉(第2/3页)
袁绍步入大帐,一身玄色锦袍,腰间玉带与环佩叮当作响。他目光如炬,环视帐内众人,嘴角含笑,举手投足间尽显世家风范。”诸位久候了。”袁绍朗声道,声音浑厚有力。他身后的谋士田丰、许攸等人紧随其后。
帐内诸侯纷纷起身,拱手见礼。袁绍一一回礼,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在公孙瓒和陈昭身上停留片刻,最终落在公孙瓒身上。
众人落座,帐内一时寂静。袁绍环视四周,见无人开口,便率先开口道:“董卓祸乱朝纲,我等身为汉臣,岂能坐视不理?今日共聚于此,当共商良策,救天下于水火。”
袁绍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诸位有何高见?”
早就与袁绍通好气的曹操起身拱手:“董卓手下的西凉军兵强马壮,若各自为战,恐难取胜。操以为应当推举一位盟主,统一作战。”
“孟德所言极是,这盟主之位,需德才兼备者居之,不知诸位认为何人可担此重任?”袁绍故意发问。
他先前已经和大半诸侯都通好气了,再加上今日帐中各路诸侯之中,姓袁之人便有他袁绍、袁术、袁遗三人,盟主之位,袁绍已将其视作囊中之物。
“昭有一人举荐。”
意外发生了。
袁绍瞳孔微缩,面色不虞看向开口之人。
是陈昭。
“何人?”袁术先轻飘飘开口了,他嗤笑,“不会是青州牧自己吧?听闻汝自小流落在外,无父母教养,不知如今可曾读完了《论语》?”
尽管对这个庶兄心怀不满,可袁术也知道此时当务之急是要先将最大的肉叼回袁家碗里,而后再和袁绍细分。
陈昭眼睛冷冷盯着倨傲仰着下巴的袁术。
帐中气氛一触即发。
曹操只觉得头疼,西凉兵都还没见到一个,他们内部先要打起来了曹操不禁和卢植深深共情了。
靠这些人匡扶汉室?能行吗?
“操以为”曹操站出来要打圆场。
“卢公正在帐外,何不请卢公入帐一叙?”陈昭打断了曹操。
她戏谑看向袁绍和曹操:“昔日卢公为帅讨伐黄巾之时,汝等便在卢公麾下担任骑都尉,今日又有机会在卢公麾下为将,二位必定喜不自胜吧。”
袁绍和曹操齐齐变了脸。
该死,袁绍暗骂,他故意没请卢植赴宴,就是为了避开这位威望更高的名士。就连今日设宴,他也只以“各路诸侯一叙”为名,绝口不提立盟主之事,正是为了打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待到尘埃落定,卢植威望再高也不能改变既定事实。
陈昭大步走到帐门侧,帐帘突然掀起,卢植白发萧然的身影立在风中,他目光如炬。
这位世之大儒的脊背笔直如松,手中高举的赤帛诏书猎猎作响,铿锵有力:”先太后血诏在此!”
中军大帐内陡然死寂。
袁绍指节捏得发白,他手中那份讨贼诏书是假,可卢植手中那份讨贼诏书却必定为真。
何太后死后,袁绍依然在朝堂上,他没有忽略少帝刘辩对卢植忽然而生的倚重卢植手上的诏书绝对为真。
讨贼的合法性、名望的高低,他都毫无胜算。
陈昭又压上了轻飘飘的一句:“卢公曾称袁太傅为兄,论起来,诸位袁家子还当唤卢公一声’叔父‘才是。”
“绍愿奉卢公为盟主。”袁绍缓缓低头。
他身后的袁术似有不满,可面对卢植也不得不低下头。
袁术比袁绍受宠,年幼时候跟着家中长辈访友,卢植真小时候抱过他。
就在袁绍打算认命之时,他身后谋士田丰狠狠戳了他一下,压低声音:“主公,副盟主。”
没有经过权力腐蚀的脑子此时还好用,袁绍立即话风一转:“卢公年事已高,绍以为,还需一人为副盟主辅佐卢公。”
事态紧急,袁绍也顾不得要脸了,直接就厚着脸皮开了口,就差把“我今天必须分一杯羹”写在脸上了。
袁术袁遗还没反应过来,曹操已经反应了过来,应和:“袁本初四世三公,兵强马壮,可为副盟主。”
他跟着袁绍,袁绍地位高了他的地位才能高,仅凭自己手下这几千士卒,在各路诸侯之中根本就说不上话,曹操看的很清楚。
这次陈昭没有出声,十八路诸侯里面姓袁的就有三人,再加上如今还是袁绍麾下马仔的曹操以及袁家门生出身的冀州牧韩馥,袁家势必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