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吴杨河畔下次换个不起眼的马车来……(第3/3页)
康王妃不是这个态度,那嬷嬷又怎敢如此,崔兰愔记住了。
福祥斋对外是康王妃娘家开的买卖,可应城差不多的人家都知道,那不过是掩人耳目,福祥斋是康王妃借着娘家的名头开的,福祥斋赚的银子有好大一份儿是归到康王妃那里的。
福祥斋里头卖的好的几样点心都是康王妃从宫里膳房里要来的点心方子,宫造点心的名头,贡院附近又是应城少有的繁华之地,对面的吴杨河沿岸是挨着片儿的秦楼楚馆,只那里一天都来买多少福祥斋的点心。
所以,规矩到了权贵面前就是浮云。
良家女子别说往吴杨河这边来,就是提也不能提,可康王妃铺子里的点心却往吴杨河沿岸的风月场所卖,可又有谁出来鄙夷她了?
卫王和陈太后都许了她可以在外头横着走,她就要落到实处,就从康王妃的福祥斋开始吧,她要在附近开家点心铺子,专抢福祥斋的生意。
待行到离贡院有两条街时,耿大有和张贵说什么也不肯让马车往前去了,卫王府的马车也确实太显眼了,找了个避人处停了车,崔兰愔就在车里等了,让张贵和耿大有去看铺子了。
赤云和赤月还有些可惜:“还想着跟二小姐开开眼,看看吴杨河畔的佳景呢。”
崔兰愔其实也挺想看的,隧道:“铺子开在这里,还不是想来就来了,下次咱换个不起眼的马车来。”
两人连连点头:“二小姐可别忘了。”
半个时辰后,不但张贵和耿大有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个刘黑皮。
原来刘黑皮手里有铺面要往外出,也是巧了,那铺面同福祥斋就隔了三个门脸。
只是那是三间打通的铺面,开点心铺子就太大了。
刘黑皮也不怕给崔兰愔说:“那铺面是顶账来的,等我同白爷说一声,二小姐拿去用就是,哪还用再找铺子。”
“是给人平事抵的?”
刘黑皮点头,崔兰愔就道:“那我自己回去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