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不论是之前的进京大进……(第4/5页)

“看着不像乡下的。”

许明月今生的净身高大约有一米六五,十几年的基层干部当下来,她也不像前世那样,喜欢披散着头发,而是将头发都利索的梳到脑后,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来。

她前世就习惯了防晒,可以不化妆,但必须防晒,当干部的时候不适合化妆,来到京城后,反而可以偶尔捣鼓这些了,为了提升一下气色,她给自己打了个底,还薄涂了点口红,穿着一身黑色大衣,脚上穿的还是她车里刷新的皮鞋,皮鞋带了点粗跟,使得她原本就挺拔的身材看的越发的挺拔修长,站在穿着同款大衣的孟福生身边,原本就底子很好的她,修饰了一番后,两人站在一起宛若一对璧人。

她们大部分出来看孟福生,主要还是看许明月,想拿孟福生现在的妻子和前妻做一个对比,尤其是现在的妻子可能还是乡下来的。

有人看到了许明月的模样,便猜测道:“是娶的下乡的知青吧?”

立马就有人反驳了这个猜测,说:“不可能是知青!孟家那小儿子下乡才多少年?知青下乡才多少年?我看他那大姑娘起码有十五六岁了!肯定是刚下放到乡下就和当地人好上了,不然生不出这么大的姑娘出来!”

阿锦因为今生个子不算高,虽然还在长个,但年龄看着就是比实际年龄小上一些,让人一时分不清到底年龄多大。

“那不是一下乡就在乡下娶了亲?”邻居当中很多也是当年干革命后从乡下来的家属,喜欢吃瓜看热闹的情况是一样的,看着阿锦说:“大女儿都这么大了,那现在娶的这个就肯定不是知青了,孟家小儿子去的南方,知青们去南方没那么早,那就是乡下姑娘了。”

他们这大院住的人,大多都是有些身份的干部,但干部家庭出来的人,也并不是人人都是干部。

这个年代很多人本就是从底层起来的,他们的家属被带入京城后,将老家的一些八卦习惯和爱好也带入了京城来,八卦起来和村头老槐树下东加长西家短的妇男妇女们没什么两样。

倒是有和孟福生前妻家熟的,看到孟福生带着妻女回京,立刻跑到他前妻那里打小报告和八卦看热闹去。

他前妻名叫聂元碧,家距离孟家并不很远,小时候也都是一个大院里长大的青梅竹马,只是孟福生性格内敛,两人喜爱的东西不一样,不常在一起玩而已,后来孟福生十几岁就出国留学,这一留学就将近十年,回来后就在两家人的撮合下,顺理成章的结了婚。

和所有那个年代按部就班的人生一样。

孟家的小儿子一回来就被调入到研究所里,日常除了在研究所里,就是家中,日常也少见小两口在一起,后来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孟家的小儿媳就把孟家的小儿子给举报了,几十封外文的信件和外文的书籍,那时候批斗之风已经盛行,只是斗的还是资本阶级和地主阶级为主,时局也还不像几年后那么混乱,孟福生才逃过一劫。

孟福生刚一下乡,聂元碧就和时任公安部的副钱富治,也就是后来的市革委会主任的儿子在一起了。

结婚七个月,就早产生下了一个儿子。

这儿子现在年龄都和孟家小儿子带回来的大姑娘都小不了几岁。

这聂元碧本身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她本身就因家庭关系,在与孟福生结婚之前,就是教育系统工作的人,举报孟福生这件事,算是开了当时京城第一例举报至亲之人的头,一下子成为当时造反派的杰出代表,十年浩劫当中,大院里很多人家都遭到了她的迫害。

现在钱家被清洗,她作为当年活跃在最前线的造反派的头目之一,自然也难逃清洗,虽然罪名大部分由钱家父子顶了,可大院里想看她热闹的人依然很多。

孟福生他们刚回来没多久,聂元碧那边就收到了消息,顿时就急了。

由不得钱家和聂家那边不急。

在十年浩劫时期,钱家有多么威风,在‘斯人帮’倒台后,他们这些人被清算的有多厉害。

钱家本来和孟家一样,也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不然在十年浩劫前期,也做不到公安部的位置,可十年浩劫期间,钱家为排除异己,人为的制造了太多的冤假错案,迫害的干部和害的他人家破人亡的情况不计其数,斯人帮一倒,钱富治就以反隔命罪被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