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他不敢抱许明月太紧,……(第3/5页)
“额外?”老校长不太明白的重复了一遍:“你是说多招两个知青名额?”他说:“现在十二个班,已经有三十个老师了,再额外增加两个,就三十二个了,会不会太多了点?”
许明月说:“就当是为明年的招生事先培养人才了,即使把他们招到了临河大队,当不了正式老师,临时当一下代课老师也行。”
现在通过考试的正式老师,在临河小学的工分是和本地壮劳力们的工分是一样的,知青老师们除了上课,也不是不干活的,双抢期间,学校放假两个月,不是给孩子们回去玩的,而是让他们回去参与双抢干活的,老师们自然也要参与到双抢中来,毕竟这关乎着一年当中丰收的粮食,不抢班抢点的赶紧把刀子收割了,晒干了,稍微淋点雨,不出一周,全部发芽,那一年的辛苦和汗水就全白费了!
许明月和老校长商量着说:“招两个山里的代课老师,工分可以和普通体质较弱些的人一样,每天七个,主要是给她们一个念想,要是五公山公社这么多人出来考试,一个都没考上,也太打击了她们的心气些。”
老校长撇撇嘴,脸上表情清楚明白的写着,我管他们心气不心气,又不是我孙子,和我有什么关系?
许明月只轻声的说了一句:“大爷爷,想想二叔,江家村现在可是出了位副县长了。”
憋得老校长的一双已经满是皱纹的大眼睛瞪了老大:“给他们额外两个名额,你二叔就能当副县长了?”
许明月笑着说:“江副县长走了,现在水埠公社做出的政绩可都是二叔的,我虽忝任书记之位,可我上任才几天?这教化之功怎么也轮不到我头上,等咱们大队的养鸡场、养鹅场开业,开荒种茶的事有了收益,可不都是二叔的政绩嘛?”
老校长一双大眼睛斜睨着许明月:“你别来忽悠我老头子,升任副县长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真那么简单,他儿子也不会在村长和大队长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十几年了。
但若说不容易,江家村那小子运气怎么就这么好,和他儿子前后脚升的书记、主任,现在人家都高升到吴城当副县长了。
可把老校长酸坏了。
他没好气地说:“不就额外加两个名额吗?倒也不用来给我老头子画饼!”
画饼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魏书卢毓传》中的画饼充饥,倒也不是现代网络专属,老校长也是在江地主家的私塾中读过几年书的。
他嘴上是这样说,身体却很诚实的支持了许明月,哪怕现在临河小学的教师人数已经有些多了,可对大河以南庞大的文盲人群来说,三十个教师,却又太少。
现在临河小学的课程主要就是《语文》(一到十册)、《算术》(省暂用数学课本)、《科学常识》和《革命的接班人》四门课程,辅助一些许明月结合自己家以前开养鸡场时,家里买的家禽家畜饲养类的书记和本地书店能买到的书籍,额外加上了《音乐》《体育》《劳动》《怎样阉鸡》四门副课。
考虑到七、八年后高考还要考英语,许明月本想把英语这门课也加上,却又实在敏感,只能无奈放弃。
毕竟这是个看国外翻译过来的小说,都能被拉去批斗的时代。
这件事许明月没有出面,而是交给了许红荷和闫春香两人去做,现在这两人都是学校重点培养的下一任学校骨干。
许红荷很有主人翁的意识,赶紧也是满满,相较而言,闫春香本人就沉默低调的多。
“这次考试结果你们也看到了,咱们临河大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早早就开始复习,成绩比山里面出来的那批知青好的不是一星半点!这次考试中,我们一个临河大队,就录取了五名,还有一个是和平大队的女知青!”
试卷是临河小学的几个老师们共同批改的,结果他们也都知道。
杨红霞不解道:“那就按照考试成绩录取呗,谁考的好谁就上,考得不好的,那就来年再努力,公平公正公开,这有什么好讨论的?”
许红荷笔尖轻轻点在面前的试卷上:“接到许书记的指示,这次,我们要额外从五公山公社的知青中录取两位当代课老师,工分肯定没有咱们的高,可以作为下一届老师的预备役提前来学习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