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下聘(第3/4页)
许明月小时候就有个同学,生下来就被她奶奶扔尿桶里了,被她妈妈拼死捞了上来,很多知道这事的村里人,都把这件事当做玩笑讲给那个同学听,也不知是不是这个同学当时年纪小,还是钝感力太强,她自己都把这事当笑话说,也不知道她长大懂事了之后,突然有一天想起这事,不知道会不会心生悲凉。
农村的姑娘大多数都是这么长大的,只有赵家的赵红莲,是村子里的极少数。
她很少在三伏天里去地里干农活,都是做家里得家务事比较多,哪怕是双抢期间,不得不参与割稻插秧,她妈也一定扣个草帽给她戴上,生怕她晒的黢黑。
同样是村里的闺女,就属她最白,日子过的最轻松。
许多来提亲的小伙子都被赵家拒了,赵家虽然没说,可周围邻居哪个不晓得赵家夫妻俩想把姑娘嫁到城里去?
以至于都二十岁都还没嫁出去,再养两年,就成老姑娘了。
赵家村许多人都等着看她笑话呢!
待听说赵红莲说亲的对象不是城里的,而是临河大队的许家村人,暗地里笑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就更多,有的甚至毫不避讳的就在赵家大门口哈哈大笑着高声说赵红莲说给了临河大队的村里人。
“姑娘家在家里养的再娇有什么用?还不是给别人家养的?到了人家,该干的活不还是要干?省的了?”
“她爹妈有心气啊,想把姑娘嫁到城里,最后不还是嫁了个农村人?”
都是在门口看笑话的。
赵家夫妻俩哪里能不知道那些人的想法,在门口高高兴兴的,逢人就说:“是她姑姑保的媒,是大队里的干部,个子高,人也体面勤快!”
一听是大队的干部,顿时就堵住很多人的嘴,可还是有人酸溜溜地说:“体面不体面的,嘴巴说说没用,等人来了不就看到了?”
很快就有小孩子过来喊:“来了!大姑爷来了!”
赵家夫妻不好上赶着去村口去接人,叫了赵红莲的几个堂哥去村口迎接。
很多看热闹的都跟着去村口瞧,老远就看到首位有个端着花床单的小少年,笑容满面的走来!
赵红莲几个去迎接的堂哥,一看到首位是花布,还是两份,再看后面是搪瓷盆、热水壶,顿时觉得脸上有光,一个个上前去接下他们手中的聘礼,尤其是徐凤翔和许凤台挑着的大实木床架,重的很!
至于床单和被套,他们怕自己身上不干净,也不敢去碰,依然让许凤发和许凤莲两人捧着。
一群人笑容满面的往赵家走。
等再门口的赵家夫妻一看到走在第一个是两个捧着花布的小孩和小姑娘,也很是惊喜。
远远就听大队长媳妇喊:“凤台来下聘了,还不快来接一接!”
赵母根本就抑制不住,连忙上前去迎接大队长媳妇和新姑爷,拎着他们去喝茶。
等近距离看到许凤发和许凤莲手上捧着的色彩鲜艳的花布,更是高兴的手都不敢摸,生怕把这好布料给摸坏了,问大队长媳妇:“这……这是……?”
待看到还有搪瓷盆,更是觉得面上有光。
他们要的聘礼只提了‘四个一工程’,不知道后面这些布是怎么回事。
大队长媳妇知道这些床单花布估计是许明月拿出来的,毕竟许明月前头那位在纺织厂工作是人尽皆知的事。
但这话却不好在这时候说,因为许明月被休离回家,不好在这个场合提。
她只笑呵呵地说:“这是凤台的弟弟妹妹们送给哥哥嫂子的结婚礼物,他们就这一个哥哥,可不是有点好的,就想给他们大哥。”
听的赵母更是感动不已,对许凤莲和许凤发更是无比的客气,给他们倒糖水。
糖票难得,这时候谁家有点糖,用糖水招待,那绝对是高规格待遇。
喝到糖水的许凤莲和许凤发也很高兴。
许凤莲左看右看,想看看未来嫂子长什么样。
可这时候,作为过些天就要当新娘子的赵红莲怎么可能在外面,早就羞答答的躲在房间里,从窗户那里往外面看了。
她也看到了许凤莲和许凤发手上端着的花布,还有搪瓷盆,对于即将去一个陌生的家庭和与一个陌生人生活的忐忑,总算是消散了,满心只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