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2/3页)
她在心底盘算着时辰,日头偏中的时候,频频向外看去。梅静宁见她心神不宁,走到她面前站定,“许姐姐。”
许栀和回神:“嗯?”
梅静宁伸手在她的胸口轻轻点了点,又伸手指着梅尧臣亲手为她题写、悬于室内的“静”字,一字一句清晰道:“丹青需精心,你心不静。”
许栀和说:“的确是我心不静。你允渡兄长明日就要去任职了。”
梅静宁抬眸看着许栀和瞳孔,小声问:“许姐姐是舍不得吗?”
许栀和摇了摇头,“倒也不是这个,我想起了另一桩事。前些日子有一件事牵扯到了衙门,现在一个多月过去,此事像是不了了之了。”
“所以姐姐是在担心?”梅静宁说,“那姐姐不如去问问。”
许栀和:“对哦。”
她伸手探向梅静宁的脸蛋,捏了捏她软绵绵的脸蛋,“静姐儿真聪明。”
梅静宁惬意地闭上了眼睛,像是享受抚摸的小猫一样,等许栀和停手,她睁开眼睛,将身上绑着练画的袖带解开,颇为豪气道:“既然心神不定,我们便去正堂找爹爹吧。”
许栀和被动地被梅静宁牵起来,朝着正堂的方向走去。
走到门外,两人正好听见了梅尧臣的那句才不是为了你,是为了官家的旨意。
许栀和惊讶地张开了嘴巴,梅静宁习以为常,她熟稔地偏头道:“爹爹就是这样,要面子。习惯了就好。”
她没有刻意压低自己的声音,梅尧臣听到亲生女儿的这番话,神色一僵。
许栀和朝着他微微俯身,“梅公。”
梅尧臣受不住两个小辈一口一个“恩师”、“师父”的喊,还让他们保留着从前的习惯。
“来啦?”梅尧臣示意丫鬟给她们斟茶,眼珠子转了转,像是急切地寻找一个新的话题结束上一个对话,“对了,今日你们就在这儿多留一会儿,刁娘子出门和友人约着去大相国寺烧香,估摸着过会儿就该回来了。”
梅静宁:“母亲不在?那今日要吃厨娘做的饭菜了。”
梅尧臣好笑地看着她:“你母亲偶尔下厨,真要她日日下厨烧菜,岂不是要累坏她了?”
梅静宁真心实意道:“但我总觉得,谁烧的饭菜都不如母亲好……或许母亲的手艺是独一无二的,谁都不能复制。”
许栀和听着两人的交谈,压低嗓音问旁边的陈允渡:“你说我要不要也学一学?”
陈允渡像是才想起来了什么,眸光向下扫过。
时光过得飞快,转眼间已经五个月了,她身量纤薄,穿宽松的衣服还看不太出来。又或许是他有意无意的刻意忽视。
“不用。”
陈允渡想起冯京和郑獬对自己的笑语,那时候他回答的是“娘子不必下厨”,现在他的答案仍没有改变。
至于微微隆起的小腹……他沉默了一会儿,“我学。”
许栀和猛地抬眸看向陈允渡。
陈允渡是会做饭的,家常的菜色他基本上都会,甚至能够触类旁通,一些不常见的蔬菜也能依照已有的经验进行处理。从许栀和的视角来看,即便两人流落荒山,陈允渡也能做出果腹且称得上美味的菜肴供两人生存下去。
用上了“学”这个字,他怕不是要朝着潘楼大厨的手艺去。
陈允渡被她直白的目光瞧得有些不好意思,“怎么了?怎么这么惊讶?”
“没什么,”许栀和悄悄伸手勾起他的一角袖子,捏在掌心左摇右晃,“你还说你不在意,这还没出生,你就记挂着为他学做菜了。”
陈允渡目光落在她纤长的睫毛上,她的睫毛正随着她唇齿的张合微微翕动。
像是现在漫山遍野的蝴蝶。
许栀和接着道:“原来有些人还没有出生,就足以叫我沾沾他的光了。”
她特意拿捏着嗓音,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抱怨和幽然,表面瞧着软如水,实际上带着细密的针。
“没有。”
终于回过神的陈允渡正色,一本正经道:“不是为了他。”
许栀和浅笑盈盈,故意逗他:“我才不信呢。”
陈允渡抬高了几分声音:“当然不是为了他。这几日你食欲不振,我都是为了你。如果一定要说谁沾了谁的光,那也一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