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5页)

他是个很有主见的人。

许栀和去看陈允渡的脸,正好和他转过来的眼神相撞。

视线在空中交汇,谁也没有开口先说话。

半响,一滴斜飞的雨丝打破了这一幕本该温情十足的画面。许栀和慌忙转过脸,伸手揉了揉自己的鼻尖。

也不知道这场春雨什么时候会停止。

……

春雨连绵下了小半个月。

时停时续,小雨绵绵一晚上,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叶片泛着绿,叶尖还滴着水。

等三月二十,才难得出了个艳阳天。

天刚放晴,安静了小半个月的街道重新恢复了往常的烟火气。走街串巷的货郎似乎要将这些日子错过的生意一道补上,吆喝声一声比一声卖力。

陈允渡去梅府后,许栀和养成的作息回到最初,什么时候睡醒,什么时候起身。

透入窗棂的阳光叫醒了还在睡梦中的许栀和,她起身伸了个懒腰,慢悠悠地从床上爬出来换了身衣服。

门口,方梨正在和人交谈。

许栀和望了一眼,收回视线,慢慢吃着桌上的菜叶瘦肉粥。

除夕过后没几日,何娘子就带着全家离开了,现在那儿还空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新人住进去。

吃了几口,方梨小跑到许栀和的面前,双手撑在桌面上,“姑娘,常姑娘说已经选好了画师。”

许栀和应了一声,依旧是不急不慢地吃着碗里的粥,等吃饱了,她才用帕子擦了擦嘴,对她说:“走罢。”

她刚刚在脑海中想着如何面对常庆妤,最后的出来的结果是,以前怎么面对,现在还怎么面对。

许栀和怀着一颗平常心走到了常府,一路畅通无阻,常庆妤等在院门,她将场地设在了院中,见许栀和走来,连忙请她走到大理石桌前。

桌边站了两个看着年岁不大的女子,约莫十三四岁出头,皆穿着淡青色的衣裳,素雅干净。

常庆妤和许栀和介绍:“许姐姐,这两位姑娘曾经也是官宦女儿,后来家中遭遇变故……听闻你招人学画,都愿意过来……左边是梁影,旁边是陆云阔。”

许栀和看着面前的两位姑娘,微微颔首见礼。

两者有些受宠若惊,她们家中发生变故,原先的那点子傲气早就被这么多年的人情冷暖磨灭得所剩无几,见许栀和毫无轻慢之意,心中有些酸涩。

常家派人找到她们的时候,她们尚且衣食不能暖。

至于笔墨,已经两三年不曾碰过了。

“许姐姐,梁影姑娘的灵气可是连当年的名家燕文贵都夸过的,至于云阔,也于丹青一道颇有造诣。”常庆妤补充道。

梁影听到常庆妤提到燕文贵的时候挺起了身子,竭力想让自己的表现更加自然一些。陆云阔则在常庆妤说完之后,揪了揪自己的裙摆。

都是从前的赞誉,算不得什么。

在常庆妤说话的期间,许栀和一直观察着面前的两个人。

她们的站姿笔直,仪态端庄,显然儿时受过家中教导;身形瘦削,面颊蜡黄,家中受到波折后的时日并不好过。现在站在许栀和的面前,身上并无半分大小姐般的矜贵,而是一种平和求生的态度。

老实说,许栀和本以为常庆妤会选择常家的后人或者门生,没想到常庆妤推举了两个和常家关系不大的人。

有常庆妤的保,这两人的品行大抵是端正的。许栀和定了定神,问:“你们既然过来,应该知道为了什么?”

梁影没说话,陆云阔先开口:“知道,常姑娘说过。”

她顿了顿,像是下定决心一般道:“若是许娘子不嫌,我们愿意拜姑娘为师父。”

梁影虽然没说话,眼神却传达的是一个意思。

她们现在无处可去,从前跟在父母身后学过几年丹青。

早些年家族还全在的时候被名家夸赞,现在物是人非,早就变成了人人都瞧不上的冷锅灶。

她们也曾想过和许栀和一样靠着卖画赚钱,但她们的画作普通,寻常人家中用不上,富贵人家又觉得不够新颖特别……其实新颖不够也算不上什么,但既然选择山水人物,那为何不选择燕文贵或者范宽的呢?

梁影和陆云阔遭遇了几番打击,才认清了现实。

后面常家郎君和常家姑娘派人来找,问她们愿不愿意学一门新画艺。她们当时孑然一身,对视一眼,答应了常家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