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雪落(捉虫)(第2/4页)
本不想将私生活展露在外人面前的他,卷起唇舌,回了这位八卦的法国女人一句地道的英语。
“It doesn't feel bad.”
对这段对话一无所知的梁眷还在兀自生气,她手掌托着下巴,对着陆鹤南怒目圆睁。
而被凝视的对象,也一错不错的回望她,满目深情,让人自觉沦陷。
——
梁眷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片刻,她的注意力就又重新放在正事上。
随着她偶尔指尖翻飞,带起的噼里啪啦键盘敲击声,陆鹤南也重新放平心境,投入到繁杂的工作会议里。
寂静典雅的酒店套房内,昏黄沉静的吊灯,散发出来的柔柔灯光,温和地照耀在两个人的肩头、身上。
此时此刻,不可不称作为一片岁月静好。
静谧的冬夜里,时光缓缓流淌。悬挂在客厅一角,不算引人注目的黑色钟表,流光溢彩的指针也已转到十一点。
静下心来做事,进度总是极快的。
梁眷耗时一年,写完的论文初稿,终于在此刻彻底修改完。只能年后开学,再交给徐教授审查,若数据无误,便可着手投稿了。
心里一直记挂的大石头彻底落地,梁眷心满意足地合上电脑,揉了揉酸痛僵直的脖子,又放纵的伸了个懒腰,让四肢百骸稍稍轻松一下。
反观坐在对面的陆鹤南,情况就不像她这般乐观。
季度会议已进行到最后一项,此时仍留在会议室里的,基本都是港州总部创立之初的几位高层骨干。
当年为了开拓欧洲市场,陆鹤南和褚恒破釜沉舟,忍痛将这些将才派到欧洲任职。
有了这些人的加持,原先一盘散沙的欧洲市场,才能有序且良好的运转至今。靠着高层们的眼光独到,原先不起眼的欧洲部,在集团里也渐渐有了一席之地。
故而,在大事小情的商讨上,陆鹤南和褚恒也会先行询问他们的意见。
而现下所说之事,事关宋清远。因此,陆鹤南的神情,比会议前半程要严肃许多。
——去年下半年,位于港州的公司总部创立了一个新的部门,主要负责欧洲以及北美新兴产业的投资。
这个决策不算突然,在公司创立之初,国外新兴产业的投资,就在陆鹤南和褚恒的规划范围之内。
直至这两年,港洲和大陆的相关产业日渐成熟,他们才敢把紧绷的注意力,稍稍落在其他地方上。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只占其二。靠过往经验来说,眼下虽然不是最好的时机,却是最合适的。
首要目的,是打算利用这个部门的试运营来试水,方便吸取经验,为日后集团调整原有战略方向提供便利。
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为了锻炼宋清远的处事及用人能力。
宋家的当家人这两年身体越发不好,作为宋家独子的宋清远,上台主持大局已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
这个新部门,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是由宋清远主导。一贯把控全局的一二把手——陆鹤南和褚恒,只起协同决策的配合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宋清远第一次,独立负责一个完整板块。
这个安排,对宋清远而言,有点拔苗助长的意味在。由此,最近这大半年,恐怕是他养尊处优的人生中最为吃力的半年。
然而,放任宋清远折腾了这么久,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不见丝毫回报。就算暂不考虑盈利和日后发展的事,单论成本,这个项目已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对于这样一个稳亏不赚、回本都难的买卖,集团上下都颇有微词。任谁都不希望看到,集团倾力投入的巨额投资款,就此打了水漂。
本可作为员工年底分红的款项,也变相成了宋家贵公子初涉商场的高额学费。
各种说法满天飞,沸沸扬扬的状态持续了快半个月,大有一副民愤难平的意思。其中,业务能力出众的欧洲部,给出的负面反响最大。
陆鹤南凝神端坐着,面容平静地等待他们“声情并茂”的讨伐。
欧洲部的项目投资顾问Stephen,是个极具绅士风度的英国华裔。他中文虽说得不够流利,但用词准确,语调语序也还算准确。
“陆总,欧洲风控部门给出的建议是,终止这个注定会夭折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