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人生如棋】(第2/3页)
李宗本想要表达的意向很清晰,过去他和陆沉之间的争议暂且搁置,既然陆沉为大齐保境安民功勋卓著,他身为天子不会吝啬手里的爵位。
王安并不知道高焕和陆沉的关系,亦不会想到高焕被罢官和陆沉有关,他只能联想到前几天朝廷发出的明旨,韩忠杰被罢免一切官职,连爵位都降了两等,这足以说明天子当初仓促北伐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或许是因为心虚气怯,天子才决定这么做?
不对,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王安在思忖之际,李宗本又道:“依照朝廷规制,获封国公理应入朝领受,不过既然有荣国公之先例,且陆沉的妻室待产在即,他倒也不必急于入京,安心在家中陪伴即可。待一切安排妥当,他再入京也不迟。”
原来如此。
王安立刻醒悟。
天子句句不离待产二字,甚至破例允许陆沉在定州受爵,那么陆沉总不能一直留在靖州。
如今景军已经退兵,边境暂时无忧,刘守光在这场大战中的表现可圈可点,理应继续履行靖州大都督的职责。如此一来,陆沉的都督江北三州军务之权也该取消,这本就是一个临时性的安排。
这一刻王安心中颇多感慨。
他不止是翟林王氏之主,还在景军的屠刀下保全数千族人,步步高升成为当初的伪燕宰相,甚至最后狠狠摆了庆聿恭一道,因此他对官场上的门道了如指掌,自然很清楚面前天子对陆沉的猜忌。
正常情况下,李宗本完全不需要这么麻烦,一道圣旨便可夺去陆沉的临时权柄,然后让他入京受爵。
他之所以绕这么大一个圈子,无非是想给陆沉足够的尊重,避免激化君臣之间的矛盾。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王安默默一叹,正因为他只是一个清闲的待诏学士,身处局外看得格外清晰,天子本来有更加妥当的方式处理陆沉的问题,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
时至今日,却不知还有没有挽救的余地。
一念及此,王安恭敬地说道:“臣相信山阳郡公定能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
他当然没有资格替陆沉做决定,经历过大半辈子的风雨坎坷,王安最不缺的就是自知之明。
这句话只是向天子表明,他会做好这个居中传话之人。
他固然要站在陆沉那边,却也没有必要在这座皇宫里和天子硬顶,那不是勇敢而是愚蠢。
李宗本面露赞许,颔首道:“有爱卿这句话,朕便放心了。”
正事谈毕转入闲话,二人又聊了一阵诗文经义,王安虽然比不上自家兄长,却也是饱读经书学富五车,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不在话下。
君臣相谈甚欢。
直到王安行礼告退之时,李宗本竟然有些不舍。
不过当王安在苑玉吉的引领下退出偏殿,李宗本的脸色便淡了下来。
他看着案上似乎永远都看不完的奏章,抬手捏了捏眉心,微露倦色。
一挥手,宫人们便都恭敬地退下。
苑玉吉回到偏殿的时候,年轻的天子斜靠在榻上。
“陛下。”
苑玉吉望着天子的脸色,略显担忧地说道:“还请陛下多宽心些。”
李宗本双眼微眯,自嘲笑道:“朕为何要宽心?莫非你觉得朕心里很憋屈?”
苑玉吉一窒。
他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不敢明言。
天子一直忌惮陆沉的存在,如今却迫于形势不得不安抚对方,心情怎么可能好得起来?
李宗本呼出一口气,岔开话题道:“朕让你办的事情进展如何?”
苑玉吉收敛心神,垂首应道:“回陛下,奴婢已经选中三百余人,皆是忠心能干之辈,目前正在暗中加紧操练他们。”
“三百不够,至少要一千之数。”
李宗本神情淡淡,继而道:“苏云青才干出众,目前来看也还算忠心,但是织经司一家独大的局面不改变,他迟早会成为第二个秦正。朕让你招募培养人手,不指望你们可以成为一柄利刃,至少要能成为朕的耳目。无论京中还是宫里,朕希望你们可以及时察觉风云变幻,避免朕变成瞎子和聋子。”
“奴婢遵旨。”
苑玉吉恭敬地应下。
李宗本稍稍沉默,又主动提起先前的话题:“朕不觉得憋屈,因为这一年多来朕确实有些急切,而朕本就不需要着急,因为大势在朕手中。陆沉……朕确实不放心他,但是只要朕退一步,他还能得寸进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