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微光】(第2/3页)
陆沉的神情很真挚。
众人面露沉思之色,张旭当先点头道:“此战确如陆侯所言,庆聿恭用两万人做诱饵,哪怕其中大部分都是燕军,仍然是难得一见的大手笔,我军必须要做出取舍。”
“是这么个道理。”
陆沉语调微沉,继而道:“当我们选择吃掉这个诱饵,庆聿恭便能再一次变换战场,选择从定风道强攻。边疆的军报写得很清楚,景军强攻定风道可以用不计代价来形容,靠人命填平了进攻的道路。从前两次的战略试探到定州北部的强势出击,我认为战场的态势已经非常清晰,敌军掌握着主动,而我军因为必须要守护漫长的边境线,不得不处于被动应对的境地。”
刘守光沉声说道:“这个趋势恐怕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陆沉颔首道:“是的,正如我先前所说,从战事爆发到现在,我们一直被庆聿恭牵着鼻子走。他想打定州就打定州,想打靖州就打靖州,景军始终能掌握先手的主动权。”
节堂内气氛很凝重。
虽说在天子改制之后,军方上层的权柄被大幅度削弱,但是有些事不能太简单去看待。
天子也是人,无法做到全知全能,即便他掌握着军队上层的人事权,但是关乎到具体的战略规划,他显然需要依靠这些军务大臣和边军主帅的筹谋,而且遇到那种懒惰的帝王下放权柄,军务大臣的权力会快速扩张。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来执行。
眼下刘守光等人当然不会想得太远,他们最头疼的是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强敌。
一片沉默之中,禁军主帅沈玉来开口说道:“为何我军不能改变策略转守为攻?我不是说直接发动上次北伐那样的大规模战役,而是选择一两处紧要战略目标,让景军的行动不能那么随心所欲。”
陆沉抬眼望过去,刚要开口便听韩忠杰说道:“沈大人,其实景军根本不在乎我们发起反攻,上次陆侯领兵拿下河洛,对于我朝而言是一场振奋人心的大捷,但是景廉人只觉得无关痛痒。究其根源,从伪燕沫阳路到河南路,这些疆域对我们和对景廉人的意义截然不同。只要我军没有威胁到景国目前的疆土,他们就不会在意。相反,无论定州、淮州还是靖州,我军能够舍弃哪里?”
其实沈玉来在开口之后便意识到不妥。
这场战事的关键在于双方要守护的底线不同,哪怕齐军将北燕境内打个稀烂,景国也没有太大的损失,他们甚至巴不得和齐军在野外决战。
相反大齐若是丢失了江北三州任何一地,都很有可能造成江南各州的大面积恐慌。
景军可以不在意燕境百姓的安危,齐军却必须要肩负保境安民的职责,此消彼长之下,战场的主动权便被庆聿恭掌握。
沈玉来愧然道:“在下思虑不周,诸位莫怪。”
刘守光温言道:“军议本就是大家畅所欲言,沈大人不必多心。”
话虽如此,问题仍旧没有解决。
韩忠杰转头看向陆沉,犹豫片刻后说道:“在下已经明白陆侯的意思,主动权掌握在对方手中,我们确实不宜轻易做出决定。”
陆沉心中微讶,他看得出来韩忠杰是一个内里极其傲气的人,在军事院第一次正式的军议上就想掌握主导权,这样的人一般都会非常固执,没想到对方竟然会改变看法。
韩忠杰这般表态,陆沉也不会继续藏着掖着,坦率地说道:“韩大人,我不是在否认你的分析,景军的确有可能谋夺淮州,但我认为这只是庆聿恭的候选之一。随着战事的持续推进,一旦我朝防线某处出现破绽,都有可能成为庆聿恭的目标。”
说到这儿,他环视众人,神情凝重地说道:“简而言之,庆聿恭的目标不会是固定的某处,而是随着两军不断撕扯,江北三州任意一处都有可能成为景军真正的主攻方向。”
这等于是推翻了韩忠杰先前的判断,但是经过这一系列的商讨,众人显然更加认可陆沉的推论。
张旭皱眉问道:“陆侯可有应对之策?”
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陆沉陷入长时间的思考,最终略带苦涩地摇头道:“没有。”
刘守光眉头紧锁,一时间也难以找到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