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铁壁】(第2/3页)

“最后一天……”

萧望之语调悠然,微笑道:“得让将士们带着好心情度过这个年节。”

段作章不禁心有所感,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想必天南地北家家户户都会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之中,但是在这片透着荒凉和凝重气氛的古战场上,两支最精锐的军队必须要分出一个胜负。

胜者享受年节的余韵,败者将要直面死亡。

这里远离城镇,自然感受不到一丁点节日的气息,唯有染血战袍氤氲出的肃杀之气。

“列阵,锋矢阵。”

萧望之收敛心神,从容地发出第一道军令。

裴邃和段作章领命而去。

对于镇北军和来安军久经操练的将士们来说,阵型是他们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之一,尤其是锋矢阵这种常用阵型。

当旗语号令下达之后,将近一万名将士很快便列阵向前。

锋矢阵是非常实用的进攻阵型,主将和帅旗位于阵形后部,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前锋张开呈箭头形状。

相较于强攻姿态的鱼鳞阵,锋矢阵更加兼具防御能力,前锋张开的箭头可以充分抵御来自敌军两翼的压力,缺陷便是尾侧后锋的力量相对空虚。

平原北侧,在齐军列阵的同时,女鲁欢只看了几眼便下达精准的应对之策。

景军的阵型组成只比齐军稍晚一些,并未给对方突袭的机会。

一个庞大的方圆阵出现在萧望之视线之中,这是一种偏向防守的阵型,主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防,强弓手、长枪兵、刀盾兵依次排列,堪称密集防守的典范。

方圆阵在士卒素质足够精锐的前提下,可以抗住至少两三倍的敌人,唯一的弱点是因为阵型的结构过于密集且严整,导致机动能力严重不足,在占据优势时很难转化成绝对的胜势,即无法对败退的敌人展开追击。

然而女鲁欢根本不在意这个弱点,因为他手里还有两千精锐骑兵,这可不是燕军拿来充门面的废物,而是常年操练不断、极其擅长捕捉战场机会的景朝铁骑。

一旦齐军出现短时间难以弥补的破绽,这支骑兵便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随着高亢悠远的战鼓声响起,淮州军大阵逐步前压,景军沉稳地应战。

这两支同样精锐、前面有过三次交锋的军队再度交手,初期的试探很难起到显著的效果,弓手之间往复的箭雨更像是战场上独特的招呼。

景军骑兵停留在战场侧翼,女鲁欢并未让他们冲击淮州军的阵型,因为只要是亲身经历过战争的将领,都知道骑兵的作用不是硬闯阵型完整的重甲步卒大阵,这样做的后果必然是骑兵损失惨重,步卒阵型安稳如山。

即便是以陷阵闻名的铁甲重骑,想要撼动训练有素的步卒大阵都非常困难。

对于萧望之和女鲁欢这两位主帅而言,当下最重要的便是比拼耐心。

杀伐声渐次而起,淮州军以镇北军为前锋,来安军为中军,一点点挤压景军的前沿阵地。

这样的战争看似不像宛亭之战那般壮怀激烈,惨烈程度却有过之,特别是那些身披全甲的排头兵,几乎是用身躯为同袍蹚出一条血路。

整齐划一的动作,逐渐趋同的嘶吼,煌煌青史之上记载的战役落在眼前这片平原上,便是一幕幕令人眼眶发涩皮肉发紧的画面。

长枪刺入身体,再抽出的时候不会带出一蓬鲜血,而是扯出甲胄里面的棉絮,继而隐约看见外翻的皮肉,鲜红的血从皮肉间涌出染过战袍,染出丝丝缕缕蜿蜒盘旋的痕迹。

战士往往要过上几瞬才能感受到那种撕裂的疼痛,有人会发出凄惨的叫声,有人则会因为极度的恐惧和亢奋而浑身战栗。

当他倒下之后,后面的同袍会踩着他的尸首继续向前,迎着对面如林一般的兵器,望着对面那一张张同样从紧张到麻木的面庞,握着自己的兵刃往前捅刺。

这里没有神乎其技的计谋,没有慷慨激昂的悲歌,只有极其简单且重复的动作——往前走,杀死挡在你面前的敌人,或者死在敌人的手里。

推进,绞杀,循环往复,直到有一方阵型崩溃。

两军主帅冷静地观察着战局,无论萧望之还是女鲁欢,这个时候在他们脸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