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3/3页)
倒是阮大哥边上的柴青神色外露,吃过以后,先是疑惑,再是震惊,眼神探究地追随王婆婆。
王婆婆似有所感,忽然笑呵呵道:“这鱼脍好吃吧?也是机缘呢,我曾偶然遇见位回乡的娘子,她原先在汴京做厨娘,听闻照料的主家都是大贵人,后来落了难,这才不得不回乡谋生。
“唉,也不知道她如今在何处,若非有她教的手艺,我老婆子怕是还开不得这油饼店,能有在汴京立足的手艺。”
听到她这么解释,柴青眼中的疑惑骤然散去,只捧场道:“还好有这场机缘,否则我们还尝不到您的手艺呢,滋味当真不错,远胜那些徒有虚名的厨子。”
说是捧场,但这话细听总觉得不对味,还是自幼父母双亡的文修要懂得人情世故一些。
他道:“还别说,我自来爱珍馐,常常在想,要是我家中有人擅此道就好了。见到王婆婆您,只恨不得是我的阿奶才好,能日日吃到这些佳肴,尤其是这酒糟四色,着实好滋味!
“今日回去,怕是夜里都得惦念着了。”
文修这话果然把王婆婆哄得哈哈大笑,当即就道:“这有何妨,我还腌制了不少,不如你们都带点回去尝尝。”
桌上气氛又热闹活络起来。
但魏观眼中的深意依旧辨不明,只维持着原先和煦的神情,再热闹的时候,也不过是轻轻弯唇。既不惹眼,也不过于寡言。
*
也不知文修是怎么个赞扬法,王婆婆真的额外做了许多酒糟吃食,还有些拿手的甜咸两馅的馒头,叫元娘装盘放入食盒里,给他们带回去。
盛情难却,何况若是拒绝太过,岂不叫人以为在嫌弃,那就不美了。
而王婆婆则是觉得只给文修一人,显得不体面,所以几人都有份。
元娘百无聊赖的装盘,挨个在食盒前放着盘子,暗自数到,这是文修的,这是阮大哥的,这是……
魏观的!
给他多装点,嗯,挑好些的块头,糟鸡腿给他,翅膀给他。
文修嘛,可能是承儿的人,那不能给太差了,阮大哥更不能亏待,那么糟脖子和爪子只好给柴青了。
而且柴青先前直勾勾的盯着自己,有些冒犯,她不喜欢!
经过元娘的一番斟酌,总算摆完盘并装入食盒内了,她拍拍手,欣然点头,大功告成。
她可是最为公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