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3页)

但元娘也有趁着这时机仔细观察,从邻里人家到街边买馉饳的摊贩,这些人若是有成婚的,是何种模样。但对她来说并没有启示,他们并不比她家里富贵多少,不存在能在高嫁低嫁里顿悟。

不过,什么时候顿悟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撑死兴许有迹象。

一连吃了许多席面,元娘觉得自己都不大舒服了。奈何隔壁徐家医铺也歇息,惠娘子带着夫婿与徐承儿回娘家去了,留下徐家阿翁和学艺不精的徐家二叔。徐家阿翁果断偷懒,说不到元宵不开门,元娘也不好意思找上门去,就为了要山楂丸子消食。

与她相比,陈括苍就显得惨了些。

学塾是给了学生假,但他的先生却没有,课业一日不落不说,还未到去学堂的日子,就早早把几个今年准备下场的学生给喊了回去,愣是在热闹的正月过上了清苦的日子,一味埋头做学问。

王婆婆心疼陈括苍,每日都熬了汤,叫万贯送去。

奈何今日万贯被她支使出去买糕点了,恐怕一时半会回不来,她自己又要去吃席,便把这事交到了元娘手上。

横竖只是去学塾送吃食而已,那附近又热闹,便是高门贵女到了这几日都能出门去吃茶玩乐,规矩没有那么严苛的,倒没什么不放心。

徐承儿不在,这几日元娘可闷坏了,能借着送吃食出门玩,她只有开心的份,果断应下了。

结果元娘真走到那才发懵了。

她以前也来送过东西,但学塾门前是有人守着的,她只管说东西是给谁的,自然会送到里头去。可如今学塾的学生们都未到上学的时日,下人们自然不会按之前那样守着。

元娘只好自己提着食盒进去,不曾想学塾比她想象的大得多,还得慢慢找过去。

她正忧心要找到何时,就看到水榭边上似乎有人。

元娘走进才发现,是个长身玉立的俊朗男子,他正安闲自得的喂鱼,动作随意,神情闲散慵懒。

她靠近时,他听见动静侧身望去。

二人目光不期然相遇,元娘倒是惊了一惊。

是他!那位关扑的路人。

他近些看,似乎更好看,容色灼人,叫人移不开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