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红旗厂的队伍呈雁形阵走进来(第4/6页)

但在发展海军技术实力上,她肯定是要出一份力的!毕竟梦里有那么多海岛,得天独厚。

况且,指不定还有哪一对新婚小夫妻,需要点“紧急集合+出任务”的风波来增进感情呢?

谁敢来,薅秃它!

她得好好储备一次薅秃的实力。

不过现在没法学它,毕竟船舶那些资料,即使保密等级不高,但也只能在“图书馆”看。

林巧枝把笔记摊开,研究了一会儿拖拉机,被立项的事挠的心痒痒。

干脆把这些暂时放下,她左右探头,瞄准了晚晚的学习的那些资料,好奇的伸过脑袋去:“我也看看。”

“你看这个做什么?”晚晚从里面抽了一本给她,好奇地问。

林巧枝扬扬眉毛:“指不定我哪天就要被请去帮忙解决问题了,可不能到时候傻眼,啥也看不懂。”

干瞪眼就有点尴尬了不是?

晚晚失笑,调侃:“那你多看看,指不定哪天我和阿水就要来请你了,可不能到时候真傻眼了,那可跌了我们林工的名声?”

说是这么说。

但实际上,阿水和晚晚都很优秀,都做得比别人更出色,早就不需要再抓着与她的那一缕关系,才能站稳脚跟了。

林巧枝这下午,边吃吃边看看,又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

某部门。

立项的申请书,还有技术意见,都摆在了会议桌上。

当收到立项申请书的时候,看到名字和单位,负责的同志都麻了。

又是那位红旗厂的年轻人。

每当他们觉得林巧枝已经足够惊艳,在年仅十五岁/十六岁/十七岁就已经做出了远超出年龄的成就,很快她就会带着更厉害的东西亮闪闪地再次出现。

有关她的会议开了一茬又一茬,就是处理不完。

好几个重点建设三线厂,都跟他们提了几句,海军那边也跟他们打报告想要人。

几方小会议都开了不少了。

还没商量出怎么处理这些请求,新的东西又来了,居然是领先世界水平的拖拉机!

原本的讨论,一下偃旗息鼓了。

这么年轻的好苗子,明显还在快速成长时期。被自家厂悉心栽培,又是入党,又是申请房子,又是搞新拖拉机,弄得红红火火的,明显没有一点挪窝的想法。

谁能保证,新单位能像红旗厂这样用心培养?

谁又能保证,去了别的单位,林巧枝还能像是和红旗厂一样,发生这么好的化学反应?并且有适宜的环境让她继续快速成长?

才刚刚起心热的苗头,就被一杯水“噗哧”一声浇灭了。

还是先暂且按下,慎重观察考虑后再说。

这次的会议,是对已经通过审批的项目,讨论一下研发资金的问题。

像是林巧枝这样之前已经做出过成绩,并且记录在档案里的人才,她申请立项,组织都是会认真审查,优先考虑的。

况且,这款新设计的拖拉机。

超越世界一流水平!

太让人心动了。

对国人的振奋,对工业战线同胞的激励,对农业机械化覆盖率的提升,还有世界市场上的外汇……

“技术审查的时候,我们在全球地区的调研报告也出来了,主要需求地区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山区国家,全球丘陵山地的耕地面积也占比不小,像是安第斯山脉种植马铃薯,还有一些欧洲的果园……”

“这位同志敢为人先,敢挑战世界领域都还空白的技术,实在是精神可嘉,虽然对我们财政来说是个挑战,但明显成功后的收益明显是远大于风险的。”

坐在侧前方的老领导笑说:“咱们又不是没有过过苦日子,只要咱们人民团结一心,有闯劲儿,比什么都强。”

这几年,国家其实也挺艰难的,保障国民的衣食温饱、还有战略上的三线建设,真的每一笔经费都是咬着牙挤出来的。

别看才开年几个月,但很多钱都已经批出去了,有去年说好了的,有已经拖了一两年缓建的,不能再拖了,再拖就要黄了。

一大把人和项目都排着队等呢。

“可咱们是真的没什么经费了。”

“那就再挤一挤,这些已经审批通过的项目,还能不能再匀一点出来,每个项目挤3%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