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门一直为你敞开(第5/7页)

没有一个好东西!!

有两个高工算着算着,就默默退赛了。

他们是技术出身,实在是搞不定这些。

林巧枝停下笔。

看看周围,程梁也停下笔。

林巧枝:“给立柱局部升温6摄氏度。”

程梁眉心一皱,看向自己算出来的结论。

林巧枝:“不一样?”

程梁:“再看看他们的吧。”

林巧枝和程梁把目光投向大家,准备找第三个人出来对答案。

“咳,要不就先按照林工算出来的来?”

“附议。”

又一个人默默合上本,表情正经的揣兜里。但看他略微失焦的眼底,就能感觉到那份被物理和数学联手暴揍的茫然。

林巧枝只能最后看向程梁,露出一个不失礼貌的微笑。

二选一。

听谁的?

“按你的来吧。”程梁默默合上本子,对自己的答案也不是特别有信心。

按照之前图纸每一次被挑出错误的经验来看,错的百分之九十是他。

林工当年读书的时候,肯定是一等一的优秀学生吧?

还是不怕数学和物理的那种。

林巧枝也不客气,她对自己的结论还是有一定信心的,转身安排道:“上加热带,给每一根立柱局部升温6摄氏度,二十分钟后重新校准。”

“好的林工,我这就去安排。”车间三班组的组长连忙应道。

整个车间的人都站在原地,等待这二十分钟的加温。

二十分钟后。

林巧枝将测温仪器抵在立柱表面,看到温度达到标准。

她后退两步,率先又迈上观测台。

她抓起喇叭:“行车组就位。”

行车操作室再一次吊起横梁。

横梁与立柱形成完美九十度。

林巧枝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巨大的横梁缓缓移动,直到定位销发出“咔嗒”一声响。

像是给这个庞然大物,带上了稳固的枷锁。

横梁嵌入立柱!!

三根横梁全部稳稳地固定好。

不知谁带头吹了声口哨,接着整个车间响起了雷鸣般掌声和欢呼,有人开始敲饭盒,有人把安全帽抛向空中。

程梁也忍不住咧开嘴笑,两年多了,总算是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跨过了这个最难的槛,“林工,横梁能成功落地,你功不可没,你来宣布?”

他们新中国也要有万吨水压机了!

只有美、苏,法这些大国才有的万吨水压机!自此,大型工业锻件不再受制于人!

林巧枝也不推辞。

“同志们,”林巧枝声音也有些克制不住的激动,却依旧洪亮坚定的传入每个人的耳朵里:“横梁和立柱就位,缸体立起来,咱们的万吨水压机就有最重要的骨架了!!我们以后可以自己做战斗机起落架,自己做坦克履带板,自己做万吨战舰的曲轴了!!”

人群中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

有人开始唱起《咱们工人有力量》,“咱们工人有力量……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哎嘿……”

越来越多人激动得加入进来,昂扬的声音在钢铁车间久久回荡。

江南造船厂在万吨水压机上已经投入了两年多的时间了,最初,他们中甚至很多人从未接触过水压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倾注心血无数,终于突破了美西方长达60年的技术封锁,怎么能不激动?

骨架搭建完后,填充血肉的部分进度飞快。

一举成功,消息飞速上报。

“我们的万吨水压机研发成功了……对的,就是衡量一个国家重型制造能力的核心标志之一的万吨水压机……可以的,你说的这几个都行,以后我们C系列大飞机的钛合金部件,还有运输机起落架,就可以摆脱对进口的依赖了!”

计剑锋坐在办公桌前,一个电话一个电话的打,又一个电话一个电话的接,每打一个,他眉毛就扬得越高,骄傲得简直像是赶走豺狼的驱逐舰。

尽管官方消息也会传达到下去,让工业战线的人都知道我们国家拥有了万吨水压机。

但他这不是想先通知兄弟单位的同志吗?

高端装备制造的 “心脏”!

计剑锋激动得都要发癫了,按捺住情绪,给第一重型机器厂的王国伟去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