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3页)

早识情欲的少女耳根飞红,想起那人在其兄长大婚当晚赖在梅府,在她榻上疯了一整晚,不知餍足地一度还想缚了她抗拒的手,狠狠欺负。

“小姐腰可真细,这腰封还可再缩三分。”老绣娘调整着腰封,浑然不觉铜镜里映出的小姐眼波藏春。

梅爻望向铜镜,似又见那人手掌掐握住她腰肢,拇指恰好抵在腰窝,滚烫的呼吸缠上她耳畔:“这么细的腰……可怎么经得起折腾?”

回忆如潮,单是想一想,她已酥了脊骨。

窗外,夜影带着南境最骁勇的一支铁骑,映着晚霞启程。他们将在衢州边城外三十里处驻扎,那是他父王梅安给她的退路,也是给北人的威慑。

而梅挚已押送她一车车、一箱箱的嫁妆先一步启程,送往衢州新府。

梅爻在兴奋又紧张中迎来了大婚日。她的父王和二哥亲自送嫁,三位义兄已在衢州城外和礼宾相迎。

本为军事要塞的衢州城,城墙披红挂彩,红绸自城投垂落,随风翻腾如浪。城上城下十步一卫,皆肩甲系红绸,手按刀柄,目光如炬。

打头的梅溯瞧这阵仗嘿嘿一笑:“喜庆是喜庆,这小子可也不服软。”

说话间便见迎亲队伍烈烈而来,倒并非喜轿鼓吹,而是铁骑开道,战马披红,马踏青砖之音整齐如雷,其后是八骏鸾舆,奢华尊贵。

凤舞领南境精锐,肃羽领北境玄甲,护卫婚车两侧。这对不打不亲的“冤家对头”各执红绸一端,为婚车引路,眼里狭光闪闪,都卯着劲儿今日非得灌趴下对方。

州府衙门临时辟出的昭王府,虽不及京中王府雕梁画栋,却也因这场大婚被装点得既庄重又热闹。衢州城历来兵戈相

见的多,何曾有过这等喜事,州府大小官员乃至富贾名士具来道贺,便是平明百姓亦是夹道相迎,隔门观礼。

贺礼堆得满庭满院,白砚声在核查记录礼物时,心细的发现一份由苍梧州商队送来的贺礼,还有一封信,那笔迹白砚声一看便笑了。

吉时吉地,青庐帐内,一对新人先拜天地再拜君,又拜鸾神拜父母,终是礼成。

热孝期内,仪程从简,省去了繁文缛节,只余宾朋欢宴。觥筹交错间,众人虽有心闹一闹新郎官,却碍于其身份不敢造次。而梅溯竟也一反常态,非但没有刁难他,反倒主动替他挡酒周旋。酒过三巡,他亲自扶着“微醺”的严彧离席,一路送进洞房,临走时还意味深长地拍了拍他的肩。

房内红烛摇曳,春光融融。

没有雀扇遮面的娇羞,只有一幅银丝面具斜斜挂在耳畔,半掩着那张芙蓉玉面。露出的眉眼如桃花蘸水,潋滟生波,朱唇娇嫩欲滴。

她笑盈盈望着他,眼尾微微扬起,带着几分狡黠意味。四目相对间,严彧从那双春水般的瞳仁中,看到了温柔痴望的自己。

“叮——”

她故意歪头一笑,耳畔面具银链上的小福铃清脆一响,震得他心尖微颤,他下意识朝那面具伸出手去。

一柄缠着红绸的玉如意,轻轻拦住了他的指尖。

风秀笑吟吟:“王爷,我们南境的规矩,这面具……可不能用手摘。”

严彧眉梢微动,目光落在那精巧的银链上,细细的链子缠绕耳廓,末端各坠着一只小福铃,只微微动作,便会清泠作响。

面具精巧细致,斜斜半挂,反倒比全然摘下更具几分风情。

他忽地低笑,指尖一转,抚上那露出的半瓣朱唇。食指轻抬她下颌,拇指慢条斯理地摩挲过柔软唇瓣,嗓音低哑:“无妨,既不能用手……”他俯身逼近,呼吸交错间,温热唇瓣近乎贴上那枚调皮的小银铃,“用别的地方,也是可以的。”

银铃骤响,身下人娇羞闪避,偏被他扣住了后颈。

风秀“哎呀”一声,提裙疾走,临到门前又顿住,背对着他们嗔道:“合卺酒在桌上,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说罢头也不回地带上门,将那声银铃的脆响也关在了屋内。

严彧已抓住那两只纤柔玉腕,将人扑按在榻上。

烛火在他眸中跳动,那目光烫得梅爻心尖发颤,一点点逼近的阴影将她完全笼罩。

“等……”梅爻侧脸躲开,银铃面具在烛光下泛着细碎流光,“……你不先摘了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