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3/4页)

皇上心累。

就好像别人都不知道每年你徒弟都带着一家人去你府上似的,就算不是去御史府,也会将这位御史大人接到自己家里去一起去过年,老家伙还乐呵呵的向朝臣炫耀来着。

现在倒好,又孤苦了。

哪里孤了哪里苦了,他就没看出来。

御史大人铁了心的想要告老还乡,他也能了解。

不就是看着谢一林家的孩子马上要放假了,所以想去和小家伙们玩的吗?

好吧,皇上承认,谢丞相家的孩子和其它的普通孩子确实不太一样。

不管是男娃娃还是女娃娃,都是一个特点。

那就是……特招人喜欢!

不止是御史大人有这样的感觉,就连他自己也是,偶尔的自己皇子公主能够有时间出宫的时候,肯定会去的地方那绝对是谢一林的家。

从之前的尚书府,再到后来的丞相府,变的只是名字,受欢迎的程度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说来也怪,这些孩子在国子监学一年的东西都不如在谢府学一天的记的清楚。

想想就生气。

不管哪个家长

看到自己家孩子这么不上进都得生气,就算是皇上也不例外。

谢一林虽然不想承认自己是太傅,可是自从他回京之后,那些小辈有什么问题还都喜欢向他请教,而且不管什么问题只要经谢一林的讲解的,肯定是马上立竿见影。

这些足以让其它的夫子崇拜的了。

要知道谢一林是兼管着国子监的,可是实际上在国子监的时候并不多,一年到头的最多也就是有三四节课是最多的了。

不过只要是谢一林的课,那必须保证是在最宽敞的地方才行。

因为不管讲的四书还是五经,就算是律法课,也会吸引大波的学员前去听课,所以为了能够让前来听课的人能够坐得下,每次谢一林讲课的时候,都是要看好天气的。

因为室外是最宽敞的,要是讲着课期间下雨了就不太好了。

皇上清楚谢一林有着这样的天份,他不会故意的去抹杀,也就随着去了。

这次边关伪瘟疫的事情,让皇上又发现了谢一林的另外一个能耐。

连外域探子的老窝都能够给捣毁了,这得是什么样的眼力啊。

这种技巧必须要教会更多的人才行,想了又想,这才决定将谢一林放到御史台。

一是那些以言为利器的御史们需要观察的更细致,才能提出来更合理的谏言。

第二个当然就是御史大人王子谦真的想要撒手了。

看遍文武百官,朝臣众多,不过能够适合这御史大夫的人还真没有,反复看过来也就只有谢一林暂时能够胜任了。

所以,刚刚回来的谢一林就被皇上一旨又派了一个御史台过来。

对此,谢一林倒没有多想,只是一个小小的中丞,反正有老师在那里,并不需要自己多去操心。

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老师的注意力已经被自己家的几个小子给吸引去了,憋着劲的想要将锅给甩出去。

至于这个接锅的是不是自己的徒弟,御史大人表示真没在意。

就依谢一林的脑袋,想要离开的话,很快就能培养出来一个合适的人来接替。

从镇守使,再到尚书,再到现在的丞相,谢一林的表现让他这个老师是相当的满意。

有谁能够做到这样的,很少很少。

就算是再怎么清心寡欲的官都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有的时候并不是你清心寡欲就能够做得好官的,一个好官不是你是多清廉,最难能可贵的是你要给你所属的治下带来希望。

很不巧,谢一林就属于这种,而且还是希望特别盛的那种。

在他离任之时,都会有很合适的人正好顶上。

这不是巧合,绝对不是。

只所以能够有合适的人,那都是谢一林新手提起来的,或者说是造就出来的。

而谢一林的心思很明显,这个人适合这里,那就给他机会,当他升迁的时候,他所在的职位很自然的就有人去做。

作为谢一林的老师,御史大人对于这样的事情,那是绝对放心的。

不巧的是,皇上也是这样想的。

只不过,皇上现在愁的是御史大人也太着急了一些。

总得给才回京的谢丞相喘口气吧。

御史大人表示,不用喘。

反正他想着那些有趣的小家伙就不想去上工,他的年纪大了,现在最喜欢看的就是那些小家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