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6章 岁月长河(107)三更(第2/3页)

金来财蹲在边上吃瓜,也说这个事:“不能安置,可该回来还是回来了!回来没饭吃,可不得出去想办法。”

正说着呢,隔壁的吵嚷声传到院子里。那边住着好几家,其中一家有三个孩子,两儿一女。这几年,两个儿子陆续回来了,分别接了父母的班,也都接了婚了,挤在四十平的屋子里!

为了不闹事,连窗户也扒了,把窗户打开,成了进出的门。中间隔间墙砌起来,一户分三户。如今女儿回来了,也都二十六七了,没法安置,弟弟弟媳妇都不愿意大姑姐回来,回来跟父母住都不行,因为他们的孩子要跟老人住,容纳了大姑姐,他们的孩子住哪?

当时,四爷给每一家争取了一个指标,本来是应该把姑娘叫回来的,但是人家把这个工作的机会给了儿媳妇,姑娘啥也没得着。

听那吵嚷的意思是:弟媳妇骂大姑子晦气,因为来例假了,不小心把床铺弄脏了,她家孩子一做,连白衣服上也沾染上了。

桐桐都听的生气:这大夏天的,穿的单薄,用的是卫生纸,有个意外不是很正常吗?她不想及时更换衣物吗?

一则,可能换洗的衣服不宽裕,没的换;二则,去哪里换?家里就那么一点地方,哪里有空间?

那一句句骂的,未免太刻薄了一些。

金举人叹气,说老三媳妇:“千山,去隔壁一趟!就说缝纫厂的活太多太赶了,需要临时工,也需要个看门的。一个人得干两个人的活,一个月十八,问她干不干?”

刘千山放下西瓜,起身出去了。

金举人再给桐桐递了一大块:幸好你那边给的活不断,多招几个临时工也可以,这可算是救了命了!要不是这个机会,真能把这个孩子给逼死。

等了一会子,刘千山在外面喊老三:“送我俩一趟……”送到缝纫厂,离了这个家算了。进去的时候她拿着剪刀往脖子上戳,是真不打算活了。

老三应着,先走了。

这事能说啥呢?孩子玩累了,两人带着孩子回。

四爷抱着孩子,桐桐慢悠悠的跟着,一边走一边给孩子讲故事,正说着呢,边上的岔路口有人喊:“四哥——金四哥——”

四爷站住脚,把孩子递给桐桐,这才问:“谁呀?”

“哥,是我!借一步说话。”

四爷朝那边走了几步,看清楚了人:“是你小子呀!”前面胡同的,“在这儿干嘛呢?”

这小子从怀里掏出哥东西,“哥,要么?给二十就行……二十你就拿去。”

天黑了,但路灯亮着呢,四爷扫了一眼,是一块老怀表,“打哪来的?”

“不是偷的,是我家老爷子的!家里过不下去了,拿来换钱。知道你们有工资,买得起!这玩意你拿去,给我二十就行,咱两清了。”

四爷没要那怀表,从兜里掏了二十塞给这小子:“这一丢再给老爷子气出个好歹!拿着吧,再提卖的事我揍你。”

桐桐听过这一家,老爷子偏向大儿子一家,二儿子死的早,只留下二房几个孩子。下乡的时候,二房这边的孩子全下乡了,大房那边却都留城里了。

这会子回来这个,也真不在乎老爷子死不死。偷了怀表出去卖了好过日子的。

这种东西买下算咋回事?四爷宁肯借给对方二十块钱,也不能拿人家家里的古董。

出来一趟,散了二十块钱,要不然能怎么办呢?

回到家属院,楼下围了那么多的人,这又是咋了?

跟桐桐熟悉的嫂子低声说:“今儿开会,彭厂长建议处分了姚主任。”

姚子光被处分了?

为啥?

“不清楚!好像是犯了什么错误,说是玩忽职守。”

桐桐看四爷:姚子光怎么玩忽职守了?

四爷摇头,这件事今儿并没有得到消息。

“王小草被开除了,这会子正堵着叫骂呢。”

四爷和桐桐就往里面去,彭越在三楼,到了二楼李援军就招手:过来!别管那边。

这是怎么呢?

李援军低声跟两人说:“王富贵当年揭发的是大舅子,也就是王小草的舅舅。”

对!是有这么一码事。

“人家回来了!王小草的表哥跟我认识,人家请了人,找了彭越。彭越复员以前,算是王小草舅舅部下的部下……老人家可能不计较,可小辈不受这个气!姚子光工作上有疏忽,但不至于就被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