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归途漫漫(91)二更(第2/3页)
当时那女儿也就是十岁上下的样子,但是那女人年纪大,像是四五十岁了。自从嫁给懒汉,就不咋下地。
一是因为小脚,二是……多病。
总是病病歪歪的,靠在门边上。叫她女儿在地里挖些野草之类的,说是草药,整天的熬啊熬的,喝没喝也不知道,多数是装病不愿意干活。
有那去过省城的都知道,这懒汉是从收容所里,把改造好的窑姐给娶回来当老婆了。
两人膝下就一个养女,就是汪春贤。汪春贤长大了,也不好说对象,就嫁给乐人人家,那男人不仅年纪大,长的还挫。
也是命不好,嫁了懒汉和养母也都死了。
结了婚,生了个孩子,憨憨傻傻的,但日子还能过。谁知道那一年夏天涨水,那傻子跑的慢了,被水给淹死了。汪春贤再也没怀过,就从洼子乡抱养了一儿一女,谁知道倒霉催的,那一年不知道从哪来的那些流行病,孩子一起给折了。后来男人也没有了。
真就是身边的人死绝了,人人都说她命硬,孤命克人。
打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神神叨叨的,能通鬼通神的。赶上改革开放,很多东西也没有那么严厉了。像是以前,封建迷信不能搞!后来,这不是就又抬头了吗?
给人算算事啥的,一个老婆子把日子过的红火了起来。
挂了电话,钱组长对桐桐竖起了大拇指:你是这个!还真被你猜中了。
一旦猜中了,就能顺着去挖。
比如,当年的收容所,做妇女工作的人应该还有健在的。包括当年的老档案,是不是还能找到蛛丝马迹,把李三妹和汪春贤给找出来。
她俩要是都在一个J院,或是是当年在同一条街上的同行,那当年做这方面工作的人一定有记录的,他们叫啥,多大年龄了,最后是怎么安置的,去向如何,等等等等,是有详细记载的。
只是年代久远,就怕不好找见或是遗失了,这就麻烦了。
钱组长又安排人过去查,桐桐跟那个年轻的警告苦笑:不好意思,又害你们加班。
不知道得投入多少警力,花费多少时间去翻腾。
对方摆摆手:不怕费事,就怕找不到线头在哪。
现在好歹卡住了一条线,顺着这条线捋一捋,一定能抽出个大案子来。
钱组长问:“趁热打铁,再见见李三妹?”
桐桐起身:“见!”
那就见!
李三妹最是知进退的人,要是她拿了钱远离汪春贤,说不定真能销声匿迹,再也找不到,得个善终也不一定。
但是,她怎么就不走呢?在精神病院还得擦擦洗洗的,这是什么好日子?
见到的李三妹还是当时那副样子,甚至在牢里几年,她都不太见老。她脸上还带着笑意,真路上那些和善的老奶奶没啥区别。
她纤瘦,不难想象年轻的时候她是一个玲珑的美人。
一照面,李三妹肯定是认出桐桐了,知道见过,也就知道栽在哪里了。但她还是微微笑着:“记者同志好!”
“你好。”桐桐客气有礼,等对方坐下了,她才坐下。指了指录音笔:“可以录音吗?”
“可以!没事。”说着,还端详小小的一支笔,“现在科技是发达,这都能录音!真就像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对外面的事都不知道了。”
心平气和的跟桐桐开启了聊天模式。
这心态又在李秀之上,跟汪春贤的应对方式还是不一样。
“是啊!现在这科技发展的快。”桐桐就如数家珍,“像是电脑,在城里开始普及。摄像头这种东西,随处可见。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周边有数不清的眼睛盯着呢。”
李三妹微笑的听着,并不急着抢话。
桐桐跟着就说:“你们是赶上你们那个行业的好时间了!监管力度不够,科技上不了手段。现在跟以前可真的很不一样。”
说着,像是才想起来一样,“你在精神病院呆了好几年,说实话,搞精神疾病治疗的,都是半个心理学家。那几年受熏陶,你也应该是个擅长揣摩别人心理的人。”
至少,李三妹知道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这就使得她比一般人更难审理。
李三妹一脸的赧然:“我就是个打扫卫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