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人生向暖(86)二更(第2/3页)

从年初就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还是啥的,下岗人数超过四千五百万。别处咱也不清楚,就只咱这地方,那今年这日子可太难过了。

八成的企业都下岗了!这孩子手里还有几个买断工龄的钱在手里,还不太显得艰难,有个过渡。那没拿到那笔钱的,两个过渡的喘息机会都没有,难着呢!

天一凉,转脸就又冷了。饿不着,可这过冬需要一大笔钱的。咋整呀?

自己那小店,一天里没有一百个上门找活干的,至少也有八十个。上街头看看去,脖子上挂着纸板做的牌子,牌子上写着‘电工’、‘管道工’、‘泥瓦匠’字样的人多了去了。

都是三四十岁的大老爷们!

年轻的,不拖家带口的,还敢出去闯一闯。可这么大岁数的人了,父母一身病痛,孩子还在上学阶段,不能没人管。家里这一断了收入,日子怎么过?

到处都是找活干的人!突然有个厂要开工了,这得多少人急着找活呢?

顺路回头买了报纸,报纸上的清楚的写着:企业经营者林雨桐。

经营者当然是管事的人,是手里有管理权的人,哪怕收个临时工呢,她有这个权利。

别人想的是这个,可咱知道:咱家孩子才十八!

咋想的呢?想把这么大的事叫一个孩子去管?干啥呢这是?

他摸出手机给桐桐拨过去,那边没接。连着拨打了好几次,那边一直都没接。

手机在衣服兜里,静音。

酒厂作为下游的企业,本身占地并不大。几十亩的一个地方,车间厂房之间她就看过了!这地方作为固定资产入股了而今的向荣公司。

也就是说,新公司属性为合资公司。

春城糖厂只以酒精厂的固定资产入股,占比并不大。他们派了人在新公司任职,但能占多少话语权,得看他的本事了。

新公司,暂时的班底很杂。

明和派了人,蓝琪也派了人,包括陈广,也派了两个人来。

一个是王强,陈广说:“你一个小姑娘,遇到那混不吝的不好处理,把他借给你。”

另一个是见过一面的那个姑娘,叫李红,中专毕业学财会的,陈广说:“给你做个伴儿,当个秘书用用。”

哪个都是长着眼睛看的,看看她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桐桐出来带了京城来的两个代表,王强开车,李红就一路陪着。

车没进厂区,厂区被打扫的很干净,处处贴着标语,之前去过,没必要再看。

她说王强,“去家属院。”

家属院就在厂区的对面,中间隔着一条马路。

车子一到家属院门口,桐桐就喊停车,“下去走走。”

那两个代表一个叫韩铭,一个叫顾晨。

韩铭三十多岁,戴着黑框眼镜,很斯文的一个大叔。他只笑了笑,啥话都没说,跟着下来了。

顾晨不到三十,以前做过蓝琪的助理,后来常驻广深。

她坐在上面半分钟都没动,桐桐都下去了,她才发出一声无奈又略显烦躁的声音,将包大幅度的甩动之后,这才跟着下车。

一下来就跺脚,并且直言不讳,“林总,我不是对你有意见!我是想告诉你,咱是合资!一切得以公司的利益为先。得为投资者负责!效率永远得排第一位,效率就是金钱!这么磨磨蹭蹭,看家属院,必要性在哪。”

桐桐:“……”她什么也没解释,“走吧!来都来了。”

进了家属院,处处都显得有些乱。该是绿化带的地方种着秋菜,用各种长短不齐的木头围成了篱笆。有些圈起来的地方大,有些圈起来的地方还没一平方呢,种的也不知道是啥。

可这样的,一看上去就显得又旧又乱。

桐桐抬眼看过去,几乎有一半都是三层的老楼。其他的有五层楼的那种家属院,可都是筒子楼的样式,走廊、栏杆,一个个的掉漆的蓝色木门。走廊里堆放着各种的杂物,只在楼下看看就知道有多杂乱和拥挤。

回过头看三层的老楼,韩铭‘咦’了一声,“楼上咋还有烟囱呢?”

顾晨跟着抬头,“还那么多烟囱?挺整齐的。”

桐桐抬脚先往三层楼那边走,一边走一边道:“那是‘楼上炕’!”

楼上……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