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杜国强回村的日常(第4/8页)

老三虽然精,但是人和气会来事儿,也不让人白忙活,所以一家子还是更喜欢老三的。

“老三,最近城里有招工的不?”

杜国强看向了大哥,他晓得大哥不是什么心眼多,纯粹是有想法就问了。

他没犹豫,说:“如果城里有岗位,村里何至于一茬一茬儿的来新知青?现在城里的厂子几乎都不招人,即便是有一点点招工也都是内部解决,安排厂职工子弟。又要有城市户口,又要有高中文凭,村里人没戏的。别说正式的职工,就是临时工都找不到。”

就说他们大院儿,那倒是有几个临时工,但是都是入职早,要是搁了现在可进不去。

像汪春艳这样一个临时工还能调动了工作的,其中的猫腻,不用说也知道。

汪春艳是什么人,杜国强又不是不知道。

一般人可没她这么能豁得出去。

杜大哥叹息一声,他也想到了,但是还是带着几分希望。

杜国强:“现在知识青年下乡,大家不想走就要找关系,但是十之八-九留不下,一个岗位都炒到好几百了,还光有价格,没人肯卖。”

现在算是刚开始,可以说还有点空子可以钻,像是孙婷美和周如这样的,嫁给一个工人就不下乡了,安心做家庭主妇。但是如果再过一段时间,要求一家必须有至少一个人下乡,再其他方面再严格一点,这空子恐怕就钻不到了。

杜国强:“现在能够上班的基本都是接班,就我家这样的。当然,有独生子女政策,我家一个孩子可以不下乡。但是就算是这样,我也不敢让杜鹃在家,免得政策变化或者有谁搞幺蛾子。我不上班,说一千道一万都可以,我闺女年轻姑娘,我还是谨慎的。”

杜大哥:“也是,城里的都下乡,我们农村的哪有那么多的机会。”

别看他媳妇儿曾经憧憬过杜国强的工作会不会给侄子,毕竟杜鹃是个女娃儿啊,但是杜大哥从来没有憧憬过。他自觉还是比较了解他家老三的。

老三这人最重视家庭,他们觉得是个女娃儿不顶门立户,但是对老三一家子来说,杜鹃却是个心头宝。

他怎么都不可能绕过杜鹃给他们家好处的。

所以杜大哥还挺看得开。

他是长孙,虽然受了爷奶的偏爱,但是有点数儿的。

他做人也不贪心。

“你侄子,就二小子,勤快是勤快,但是勤快的不是地方啊,地里活儿干的真不行,我这整天操心。就想着如果能做工人就好了,不然你说他这样的咋整。但是也是,知青都得下来,人家可比二小子有学问多了,他们都没出路,我们这泥腿子能有什么出路。还没文化。”

杜国强:“你也别急啊,船到桥头自然直,再说你得这么想,他每天拿四个工分对大老爷们来说是少了点,但是仔细想想也够吃啊。四个工分,是能养活他自己的。那知青不是都拿四五个?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总不能事情还没发生,你先愁上了吧?”

杜大哥:“……”

竟然好有道理的样子。

但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杜国强其实没赶上村里集体劳动,解放后他就去做公安了,再早一些没解放,都是各家干各家的。所以他说的未必对,但是好像也没哪儿不对。

杜大哥:“也是,先这样吧。”

他也不是个很有心眼多的人。

“大哥你别想那么多了,给,拿着。”

“啥?”

“烟呗,还能是啥。你拿着吧。”

杜大哥瞬间眉开眼笑:“呦,这可是个好东西?大前门?没听过啊。”

他们本地可没见过。

杜国强:“这是首都的牌子,咱们这边没有卖,我师父给我的。你知道的,我不抽烟,我本来想跟人换了的,但是想到你喜欢这个,就给你留着了。”

说起来,这还是齐朝阳买的。

齐朝阳经常找蓝海山打听事儿,出差给蓝海山买了一整条。蓝海山给了杜国强一盒。

杜国强虽说不抽烟,但是男人嘛,有时候互相来往用得上。

杜国强根本没想换出去,但是不妨碍这么说。看看,他真是一个体贴哥哥的好弟弟。

果然,杜大哥挺高兴的:“首都来的?那很贵吧,肯定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