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3/5页)

而邵伯举自己,恐也是死罪难免。

他原想通过万老夫人娶她,以此要挟扈廷澜等拂党众人,以作交易,但没能成。

那么此时,杜泠静直问蒋枫川。

“六郎必然知道他们眼下在何处,我们得尽快派人过去,赶在邵氏之前把人救出来。”

她说来,却听蒋枫川反过来问了她。

“嫂子要派谁的人过去?”她势必没有能救出众人的人手与势力,蒋枫川问,“陆侯的人?”

杜泠静没有否认,蒋枫川却落了眼帘。

“我来路上便见沿途布满了陆氏的人手。此番火神庙相见,他亦陪同嫂子身侧。所以,已是十分信任他了吗?”

这话令杜泠静也静默了一息,“六郎是何思量,就直说吧。”

蒋枫川看了看她,她穿了一身柳黄色花鸟纹对襟褙子,发髻坠着东珠,再不似从前在勉楼里清素衣衫,而她神色,虽仍旧冷清,却隐隐透着不太赞成他的意涵。

蒋枫川清咳了一声,这一声咳引得她眸色微缓了一下,他这才道。

“非是我不愿意看到嫂子再嫁,又嫁给永定侯这等权臣。而是这位陆侯行事之姿态,令我们这些士林中人不太信服。”

若是真的信他,扈廷澜等拂臣众人,或许早就捏住他与邵家互不对付,前来寻他脱身,又将邵氏罪状公之于众。

他们迟迟没来寻他助力,直到她嫁过来,又开归林楼寻人,他们才谨慎地派了六郎前来。

杜泠静暗沉一气,“先生们怎么说?”

“先生们的意思,是眼下困境难以自解,只看你信不信那位陆侯了。”

六郎是照着廖先生原话跟杜泠静说的,但他说完,又看着她,缓声再开口。

“殷佑六年,先太子殿下身死的第二年,朝中文臣一再提议皇上立雍王为储君,四月时近百人一同上奏请皇上应允,皇上未允,但半月之后,陕西都司上报,发现有鞑靼将领与京中朝臣私下通信,意图不轨。锦衣卫北镇抚司以此为由,一连抓捕了七位朝臣,全部下了牢狱,严刑拷打了数日才放出来,而这七人,皆是半月前领头上奏要皇上立雍王为储之人。”

陕西都司几乎全是永定军出身,而锦衣卫指挥使则与陆慎如乃是表亲。

杜泠静道,“陆氏和邵氏,为慧王与雍王相斗,乃是寻常。”

“是吗?”蒋枫川道,“嫂子可知,此事当年并未止于那七人被放出,反而一倾而下,锦衣卫以搜捕通敌为由在各地抓人,此事不巧祸及了刚从南方偏僻之地,任期结束回京的廖先生。”

保定书院的廖先生,最是记得杜泠静喜爱燎花糖的那位。

杜泠静不由抬了眼,听见六郎道。

“廖先生曾与雍王有过几面之缘,他亦认为雍王乃是储君的不二人选。他只不过几位拂党旧友说了几句,不想几位拂党旧人,折子还没递,竟就被抓去了诏狱。陆氏力压朝臣为雍王请命,重手责打,廖先生刚从外地返京,还没休养过来,这一顿责打险些要了先生的命,养了半年才好。”

“廖先生做官多年,百姓哪个不记着他的好,但此事却让先生差点没了命,他寒了心,干脆辞官去了保定教书。”他缓声说完,看向杜泠静,“嫂子觉得那位陆侯,真的可信吗?”

话音落地,杜泠静默了一默。

归林楼上。

男人缓步直登楼顶,月于云外泛起一圈暗红色的光晕,他负手立于高楼栏杆前,目光在月晕上停留片刻,最后又落到楼下关了门单独说话的房檐上。

近两刻钟了,两人的话还没说完,可见那蒋六,颇有些话要跟她说,就不知她如何作想了。

归林楼投出的月影之下,关了门的房中。

蒋枫川把话说了,问了她。

杜泠静实是没料到,当年廖先生从两广辞官去了保定书院教书,竟有这样的缘故。

他追随父亲之时,为父亲新政鞍前马后,父亲还曾道廖先生或许亦是台阁之才,往后可入内阁之列。没想到……

但杜泠静正了神色。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廖先生之事,乃至其他拂党众人与侯爷的恩怨,到底已过多年。我们若事事追根溯源,救人之事还能成吗?”

她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