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那是赵国的势力,子房认得他?”(第2/3页)

主播终于接话了。

【这个变数就是项伯。我们都知道,张良此时就在刘邦的军内,而他之前救过项伯,是项伯的救命恩人。所以,在项羽攻城的前夜,项伯偷偷进城,去了刘邦那里找张良,让他跟着自己赶紧逃走。

可张良有君子品性,不愿做这种苟且偷生之事。他先是稳住项伯,说不能悄悄地走,得先去刘邦那边告别。

但说是告别,其实张良是将项伯的话转述给刘邦,二人商谈应对项羽计策,最后把项伯邀了进来。

刘邦是个识时务的,为了活命,姿态放得特别低,亲自给项伯倒酒,为了指望他尽心帮忙,刘邦还给小辈们指婚,说要跟项伯结为亲家。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项伯实在招架不住。

刘邦故作叹息,说自己派兵驻守函谷关,封存咸阳宫室之物,其实是替项王保管。如今项王不听他解释就打过来,他实在是委屈啊!

项伯见刘邦这般可怜,便决定帮他这个忙,嘱咐他明天早点出城去跟项羽道歉。

刘邦知道亲自去见项羽有很大的风险,这一去,很可能就是有去无回。

但是不去的话,项羽强打过来,他一样是死。去,还可能有活路,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张良看出了刘邦的胆怯,说会陪他一同前往。

刘邦这时才稍微放下心来。同时,他心里有点埋怨章邯太过无能,如果他能和项羽两败俱伤,自己何须如此畏惧一个后生?

若自己拥有如项羽这般强盛的兵力,情境定然不同!】

【咸鱼突刺:刘邦,请你好好记住自己的这句话,你以为自己打仗就很厉害吗?】

【草莓甜心卷:噗嗤,刘邦的心思还挺多,讲真的,人家章邯是四十万大军打不过项羽五万人。可是,你后来有五十万兵力打人家三万你都打不赢。如果要这样等价换算,到底谁是真正的窝囊废?】

后世小辈们的言语攻击力一向很高。管你是皇帝还是什么别的身份,想怼就怼。

此时的刘季听了之后,不仅不觉得冒犯,还点头认可。

窝囊点好,这样陛下和公主就不会视他为威胁了!

天幕里,陈平与张耳侃侃而谈,不多时,已互以兄弟相称,张耳对陈平看得很顺眼,正想替赵王招揽人才时,突然发现宾客们瞬间静了不少。

“是沛公来了。”

“他竟真敢来,真不怕项王杀了他吗?”

“据说是一场误会,他这次是来赔礼道歉的。”

各路诸侯议论纷纷。

刘邦带着张良入席后,没见到项羽。他松了口气的同时,心里也越发烦躁。

这项羽怎么还邀了这么多人?这是诚心让别人一起看他笑话?

张良注意到他神色的不耐,“沛公,稍安勿躁。”

陈平这个时候已停下交谈,悄悄打量着这这位传言最先攻入关内的刘邦。

此人模样若村野乡夫,面色虽不耐,却能迅速收敛,倒是个能屈能伸的人物。不过,陪同在他身边的那个人三言两语便能让自己的主公改变神态,似乎更不简单。

张良敏锐地察觉到他人的注视。

目光看去,发现下方的一处坐席内,一位容貌仪态皆不俗的男子朝他举杯。

刘邦也注意到了,“那是赵国的势力,子房认得他?”

张良微微蹙眉:“不识。”

但他还是礼貌地举杯回敬。

他们入席不久,这场宴会的主人公终于现身了。

项羽,范增等人姗姗来迟,各位诸侯皆起身问候。

项羽对此很是满足:“诸位不必客套,今日吃个尽兴。”

诸侯纷纷入席就坐,刘邦却是不敢。

他连忙上前,态度谦卑,“昔日怀王有约,命我领兵突袭秦国国都。多亏将军在前线牵制敌军,我才能侥幸先行破关,不曾想竟与将军生了嫌隙,结了怨仇。我攻破咸阳之后,不敢动城内的一草一木,那秦王的受降书和传国玉玺也保存完好,就等着一并转交给它们真正的主人呢。”

项羽看着在自己面前低头弯腰的刘邦,心里想着,这般低微的人,真如亚父所说的拥有天子之气,会是他的敌人?

刘邦的姿态让一向霸道的项羽卸下防备:“……这都是您的部将曹无伤与我说的,不然,我也不会误解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