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东方娱乐沙皇沈三通(第4/5页)

他本身是北电出身,身边的人自然多是如此。

而且“北电培养明星”名副其实,对接的就是娱乐圈,比较灵活。

再加上北京作为文化中心,三通娱乐的源头和北电分不开。

有些时候,就是就近进行使用。

也是随便落子,希望出现好苗子。

当然,也有为了自己名声考虑,这要是不理,名声也就臭了。

北电的台前幕后,自然会比其他学校的更容易接触到一些项目。

中戏也是如此,离得近。

像唐人也是爱用上戏学生,《爱情公寓》都是上戏的人,也都是如此,怎么方便怎么来,不可能专门跑到北电、中戏来挑人。

沈三通觉得以后要注意比例了。

国内不缺人才,三大院校、地方艺术学院,再加上剧团,人才海了去。

北电人有些多了。

此刻,黄渤恨不得把乌尔善轰走,他确实也想推个导演,谁知道会触沈三通霉头。

只能硬着头皮推荐:“乌尔善,商业处女作《菜刀传奇》拍完了。”

评价什么不说,走个流程结束谈话。

《菜刀传奇》就是改名前的《刀见笑》,剧情很差,形式感和造型很不错。

色彩造型有着突出的冲击力,可能和广告导演的经历有关。

充满重口味和恶趣味,这可能和他的一些所谓“纯艺术”行为有关。

成功之前,收着点,能稳定驾驭大投资商业片,魔幻题材都可以,也能比较好的控制成本,拍出来物有所值的电影。

成功之后那就收不住了,也不需要收。

如果说宁浩成功之后是自我表达,一般学院派文艺逼导演是骂爹骂娘,乌尔善成功之后,抛开立场不谈,是真的有些让人本能的厌恶。

就是不符合的人类的审美。

04年参与了【人脑罐头】的拍摄。

还有一些其他的。

圈内一些人叫做“纯艺术”作品。

这位一个人,抵得上一千个团结宣传员,他的一席话,抵得上一万篇团结宣传文……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这样的人多一点,对沈三通也有好处,没有对比,就体现不出差距。

乌尔善不知道沈三通对他的态度,拼命抓住这次机会。

他还不是后世功成名就的他。

“沈导您好,我也是北电导演系的,先做了广告导演,做过一些艺术尝试,现在想拍商业片。”乌尔善套近乎。

“我知道。”

“您知道?”

“你把那个电影《菜刀传奇》交给发行部门看吧,合适会帮你发行的。”沈三通随口道。

乌尔善解释:“名字改了,叫《刀剑笑》……”

“行了,沈导忙得很,咱别耽误事。”黄渤打断,结束谈话,让乌尔善不要再说了。

典礼开始。

这一届微博之夜比较不公平,对三通娱乐来说不公平。

电影电视剧今年三通娱乐开始爆发,但有些奖项必须照顾友商。

如果全按照公平原则,友商真的什么好奖都没有。

不过沈三通挺满意,这是团结的晚会。

足够了。

以前觉得这句话假大空,有些时候真需要这样。

他看似喜欢喷人,其实这个人比较温和。

田壮壮,甚至贾樟柯这样的,各种活动也会邀请,有些时候也会请来开开讲座。

团结大多数,拖着他们,然后对学院派进行分化瓦解。

首先要确定学院派里魔怔的只是极少数,能获得好处的也只是少数。

要么是有运气,要么是有家世,这都是少数。

大部分学院派老师,没有这样的机会,要把多数争取了。

立场比较正,有才气,但没有机会的学院派多的是。

说到底,五代这些人,六代和他们的师傅,这些人有些是家世,有些靠的外面,注定能吃到是少数。

大多数教职工得不到机会的,只能随着市场扩张分到些,原来的蛋糕吃不到。

那原来的蛋糕是谁的,就是田壮壮这些人的。

拍的片子烂死,外国电影节愿意捧臭脚,是因为这些人的资历、家世。

田壮壮随便能摸到导筒,张艺谋需要压上一切争取才有那么一个机会。

之所以捧着,也是他们没本事,能把好苗子教废了,教出来的都是满脑子理论,一点不接地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