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许晴!巨龙!发声!(第3/5页)
月初,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
沈三通想从中生代研究员的视角,来书写这段故事。
现在不好拍,可以先写个剧本大纲屯着,等到以后登月节点到来拍出来。
很多节点性事件,值得去记录和拍摄,沈三通打算找到一个商业化路径,来去实现这种题材。
青岛。
三通娱乐建了影视基地。
其中有一座20米高,80米宽的摄影棚,全世界唯一一座。
技术人员在一座巨大的龙爪之前介绍:“龙爪的镜头,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十一月之前能做完。”
沈三通望着眼前的龙爪,十五米高,光是一根指节,就有一栋楼高,完全是超级巨物。
“不要着急,一定要精益求精。”
韩三平养的是电影开头的龙,沈三通是真的要造一头龙出来。
他在沿着认定的道路不断往前走。
在他心里,所有现代企业,最后比拼的都是工业能力。
好莱坞可以毫不费力的碾死港岛功夫片、警匪片,是因为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
而电影技术,光靠特效是不行的。
电脑特效只能“以假乱真”,永远无法做到真实。
在电脑特效最初阶段,对于所有观众来说这很新奇,但是看的多了,就会觉得很假。
不是画面不绚丽,但是缺少了真实,缺少了一分震撼人心的力量。
沈三通如今也算功成名就,但依然保持一颗观众的心。
他始终记得,看完《流浪地球》之后,不只是故事、格局碾压了好莱坞电影,光是电影场景,就显得好莱坞电影很无聊。
《流浪地球》并不完美,但有真实感。
这种真实感,光靠电影特效做不出,是生产车间、产线,是工业基础在支撑。
后世《封神》《749局》的导演们很可笑。
崇尚外国的电影技术,却不肯低头看看自己国家有什么。
沈三通要和中国工业一块进步。
从一个龙爪,慢慢的造出一条上百米的巨龙。
造奇观。
给观众最大视觉冲击力。
这头龙,至少十年才能养出来,但沈三通愿意等。
养成之后,没事就拿出来在电影里溜溜,算是独特的电影招牌。
竞争,靠的是比较优势。
沈三通玩的就是真实,他现在一方面来进行电脑技术的积累,另外培养实景人才。
以后的电影,保持一定比例的实景拍摄,让电影更具真实感。
现在还不明显,再过个几年,中国工业升级,生产车间和产线完全是傻瓜式操作。
只要想,就能很低成本拉起一条产线。
一部电影制作,背后有一条甚至几条产线支撑。
随拍随建,拍完就拆。
好莱坞哪怕不魔怔,不政治正确,也没法和中国电影竞争。
美国工业空心化,咬牙去做,成本太高,没有产业集群优势,做不动随取随用的拉出产线。
这是硬实力的差距。
沈三通又参观了几条正在造的小龙,两三米的模型,提了要求:“骨骼,到筋骨、内脏、血肉,就当真的造出一条龙。”
随后,又前往了《精绝古城》的道具车间。
负责人介绍:“每一个细节我们都精益求精,沈导,你看这红犼,每一根毛发我们都要求真实,保证在明年开机前做好道具准备工作。”
沈三通道:“电脑技术也要跟上,最终结果要呈现在电影里,接受观众的检验。”
考察了各项工作进度,没有什么问题。
《精绝古城》的怪物,红犼、霸王蝾螈、人熊、火瓢虫、猪脸大蝙蝠、草原大地獭、沙漠行军蚁、黑眼怪蛇、尸香魔芋,还有女王古墓,各种道具都在有条不紊的制作。
沈三通很满意,他如今的工作安排,排到了两三年之后,很多都要前期准备。
03月14日。
沈三通和糖糖闺蜜杨幂一块看了《七龙珠》。
包场。
和杨幂只是简单看了电影,聊一聊项目。
没做其他。
《泰囧》的小秘书让杨幂饰演,《风声》里也给她一个出镜角色。
“不好看。”杨幂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