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无功而返 秋内监到底是宫里来的,……(第3/4页)
“妾身也没有别的事,就是记挂着圣上朝政繁忙,恐累坏了身子,这才炖了滋补的鸡汤给您送来。”沈姝一脸贤惠的道。
“你有心了。”皇帝对她的关心很是受用。
沈姝见了,便劝道:“虽说政务重要,但圣上也要当心自己的身体,政务是忙不完的,您每日也要抽空歇息才是。”
皇帝知道她说的是对的,然而还是摇了摇头,“朕刚登基,朝内朝外一大堆事,哪里能休息。偏那些朝臣们不懂事,整日吵嚷着要与大凉开战。”
他说着,冷哼了一声,“这仗哪里是好打的,如今国库不丰,哪里有钱打仗?”
这些事,沈姝早就打探清楚了,只是此时听到皇帝的话,还是假装她是头一回听到,面上露出惊讶又心疼的神色,说道:“原来朝廷财政已经这般艰难了,真是难为圣上了。”
说罢,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道:“说起来圣上不是让人抄了义国公和几个侯府的家产么,这些好歹能补上些亏空吧?”
皇帝却觉得她这话完全是妇人之言,若要打仗,所费军需那是数以万计的,几个公侯府是有些钱财,但也远远不够。
正这般想着,就听沈姝继续说道:“别的倒还罢了,只前义国公府占的那几股白糖生意的股子,可是价值不菲呢。”
“你说什么?”皇帝好似一下子被惊醒,皱眉问沈姝。
沈姝露出忐忑之色道:“臣妾一介妇人,若是说错了什么,还请圣上恕罪。”
皇帝却摆摆手,道:“你说的不错,那白糖生意的股子确实价值不菲。”只是这契书他却从未见过。
想到这里,他不由眯了眯眼。到底是谁胆大包天,竟敢瞒着自己贪墨。
沈姝一直觑着他的神色,见他面露沉思,便知道自己今日来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也不再多说,就要告退。
刚好皇帝也没了和她闲话的心情,挥手让她退下了。
沈姝回了自己宫中,便让心腹宫女一直关注着圣上的动静。
等到次日,心腹宫女来报皇帝在临政殿发了好大一通脾气,然后摆驾去了胡太妃的长寿殿,她便知道皇帝这是知道胡太妃隐瞒白糖生意股子的事了。
想到皇帝和胡太妃当面对峙的场景,她顿时觉得浑身一片舒爽,只觉这些年遭受的委屈总算消散了些。
且说皇帝这回实在被气狠了,胡太妃明知朝廷财政十分紧张,他这个皇帝为了这件事忙的焦头烂额,却不仅不帮着想办法,还瞒着他给娘家扒拉。
难道在她心里自己这个儿子还没有胡家重要吗?
虽然胡太妃最后松口将义国公府的契书还给了他,但他心里依然气不顺。
不过当误之急还是要想法子用这契书换钱,至于胡家,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
于是,皇帝招来心腹方阁老商议,如何将这份契书利益最大化。
然而,当方阁老听了他的话后,面上露出一片为难之色,“圣上,既然有这样的东西,为何不早拿出来让沈家兑现?如今却是已经错过了好时机。”
皇帝心里一片憋屈,他倒是想早拿出来呢,奈何胡太妃和胡家背叛了他。
不过,对于方阁老所说的时机,他有些疑惑。
方阁老说道:“圣上怕是还不知道,如今民间都在说沈家五姑娘高义,为西北军捐了十万石粮食的事。”
他说着,顿了顿,又道:“这个时候,圣上若是让沈家兑现这份契书,只怕于圣上名声有碍啊。”
说圣上与民争利、刻薄寡恩只怕都是轻的。
皇帝听了,脸色一瞬间变得十分难看。心里对胡太妃的怨怪越发深了。
不过,他虽然不甘心,但一时也没有别的法子。
朝臣们已经说服皇帝要与大凉开战,虽然大部分人不赞同,但皇帝心里还是倾向于让徐勉统兵,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当然不能强行倾占人家未婚妻的产业。
沈妩这些日子一直等着京城的消息,这么长时间都没有等来圣上派来的人,她便知道自己的计策起作用了。
然而,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前线就传来大凉单方面开战,攻打大成边境城镇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