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全省产业链(第2/3页)

“市场反馈非常好啊!难道伱们没有增产扩产的准备?”

“正好咱们泉城市也有一家搞摩托的,你们的摩托车比赛还用了他们的车,就是生产轻骑15的泉城机动脚踏车厂。”

“说实话,现如今他们整体情况一般,没什么新产品,也没什么效益,好在还有一批熟练的工人。”

“正好今天老领导也在,我在这里冒昧的问一问,王烨同志你感不感兴趣?”

“如果感兴趣,这个厂子就归你们了!”

此话一出,花白头发的领导微微皱眉,梁主任的表情也停滞了一下,但是瞬间就正常了,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在众人的注视下,王烨坦然笑道:

“领导,都说贪心不足蛇吞象,现在我就算是想要,也有心无力啊!”

“我们联合体刚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扩建,我现在哪有力气去再兼并一个如此大规模的厂子?听说轻骑光工人就有两千多人吧?比曾经的机械厂规模还大!”

听到王烨的拒绝,泉城市的这位领导虽然还是笑呵呵的,但是也不掩眉宇间的失落,而王烨则毫无察觉一般,笑呵呵的说道:

“您的好意我明白,您为了泉城经济发展的拳拳之心,我更是明白,”

“但是在我看来,兼并可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王烨此话一出,坐在后排的两位领导对视了一眼,然后泉城市的那位领导好奇问道:

“此话何解?那王烨同志在你看来。”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在三个人的注视下,王烨认真的叹了口气然后说道:

“您能对我如此的开诚布公。”

“那我也不能藏着掖着,这里没有旁人,咱们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我之所以说兼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是因为就算我王烨有三头六臂,我能管理多少人?三万?五万?十万?我看到头了,换算一下,最后我代表联合体能兼并几家工厂?能带领几家工厂扭亏为盈?”

“而咱们鲁齐省范围,起码有上万家大中小型工厂,那些经营情况不好的,难道我王烨都能兼并了?”

“这不可能啊!而且也没有这个道理不是?”

对于王烨这个说法,后排的两位领导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因为事实也正如王烨所言,兼并只是权宜之计,只是肉眼可见最直观的解决办法,但是并不长久,总不能最后把亏损的厂子都扔给王烨吧?

暂不提会把联合体给压垮,就算是真的可以这么干,也不能这么干啊!

说到这里。

王烨脸上露出一抹似乎不太好意思的笑容,摸了摸鼻子然后说道:

“其实我早就有一个想法。”

“最好肯定谈不上,但是也是我能想出来的相对比较好的办法了。”

“只不过这个想法不太成熟,过去我也不敢提出来,生怕省里市里笑话我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自不量力!”

“但是现在,既然咱们说到了这个问题,那我就斗胆的这么说上一说。”

听到王烨这么说,花白头发的领导笑呵呵的挥手说道:

“没事儿,你放心大胆的说!”

“都是为了国家建设,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讲!”

然后王烨才点了点头,貌似在心中组织语言的沉默了两秒之后,在车厢内三个人好奇的目光中,然后王烨才认真的说道:

“刚才我说了,兼并不是最好的办法,那什么才是呢?”

“在我看来,产业大分工,建设全省产业链才是!”

“就以摩托车为例,未来假如由我们红星联合体提供发动机、泉城机械厂提供车架、周边地区其他的工厂提供各种各样的设备,比如轮胎、比如轮毂、比如油箱、比如车灯、比如刹车盘、比如刹车鼓、比如刹车器、比如座椅、比如脚蹬、比如电线、比如车把,等等等!”

“每个工厂生产单一部件,采用流水生产线的模式,可以获得最低的成本。”

“最后,假如就由泉城机动脚踏车厂从这些工厂采购这些零件,由他们的生产线完成组装,拿到市场上进行销售。”

“那么在市场销售过程中,他们的摩托车的成本是不是就比其他工厂的产品要低?而同类产品价格低了,是不是购买的顾客就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