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琴,癌症(第3/5页)
“哈哈……我好开心啊!妈妈,”昭昭扭头叫道,“我也要给大舅、舅妈、君浩……外婆,他们买好多好多东西寄过去。”
“好。”邱秋抚了抚女儿的头,接过电话,跟张思铭道,“大哥,工厂忙吗?”
“忙。大年初一都没休息,三班倒,”张思铭笑道,“褚辰帮我们联系了省百货、市百货,你们走后第二天,两家都派了采购过来,尝过样品,查看过厂里的卫生条件,当场就签了合同,交了定金。”
“注意身体。”
“哎,知道。”
挂了电话,邱秋又给张成文打去。
互相说过近况,张成文犹豫了下,还是道:“昆明车站的王争,你王叔还记得吗?”
邱秋脑中闪过王争高大的身影,笑道:“记得。”
“他得了癌症。”
邱秋一愣:“什么癌?”
“甲状腺癌。医生要他赶紧做右颈部甲状腺切除手术,老小子犟的狠,说死就死了,还花那么多钱、受那罪干啥。死活不愿意做手术,也不愿意待在医院里接受治疗,直接让开了点止疼药,跑回家了。我要不是昨天去昆明,还不知道这事呢。邱秋,你……有办法吗?”
邱秋闭了闭眼,“张叔,你让他请假过来吧。”
张成文提着的心陡然一松,“哎,我下午就去昆明,押也得把他押过去。”
挂了电话,邱秋平复了下心情,脑中闪过一串串药材,复又拿起电话,拨给舅公张丰羽。
张丰羽直呼丫头没良心,去了这么久,今儿都初五了,才想起来给他打电话拜年、报平安。
邱秋嘴角抽了抽:“刚来那两天,褚辰没给您打电话吗?大年初一,褚辰和昭昭没给您打电话拜年?”
“他们是他们,你是你,我就问你,我跟谁亲,我跟谁是血亲?没有你这个纽带,我认识他们是哪一个……”
褚辰汇完款、寄了信,过来就听到他在电话里嚷这话,接过邱秋手里的话筒,悠悠地唤了声“舅公——”
张丰羽激灵灵打了个寒颤,讪笑道:“小辰啊,嘿嘿,舅公跟秋秋闹着玩呢。”
褚辰没多言,电话还给邱秋,抱着昭昭站在了一旁。
昭昭小声跟他说,谁谁给她送了什么,她准备回什么。
邱秋握着话筒,脑中一本本书翻过,全是从古至今,有关癌症的记载。
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瘤”的记载。“癌”字最早出现在北宋东轩居士的《卫济宝书》,文中提到“痈疽五发,一曰癌……”
随着神医扁鹊的《难经》,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及集中药学大成的《神农本草经》等诸多医学名著相继问世,人们对癌症的认知也越发深了,病因被分为外因、内因,外因与感受外邪有关,内因与七情内伤,饮食失调有关。
其关键病机,更在于人体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气血痰湿等瘀阻相博结所致。
古代医籍中有许多针对不同类型癌症的内服方剂记载。如《伤寒杂病论》中“桃仁承气汤”、“下瘀血汤”、“桂枝茯苓丸”等方剂,多被用于胃癌、肝癌、胰腺癌、子宫颈癌等癌症的治疗……
明代《外科正宗》中的逍遥散,对于肿郁气滞所致的乳岩等病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并通过疏肝解郁来改善病情。
清代王清任认为应从瘀论治,最常用的操作手法就是刺血疗法。刺后可直接祛除血脉的瘀阻、排除瘀血,疏通经络……为后世治疗癌症,他亦留下了小金丸、蟾酥丸、犀黄丸、活络效灵丹等被广为应用的方剂。
“舅公,我要批一药材,八角莲、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采黄菌……”
全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痰散结、袪瘀消肿等功效的药,张丰羽一听就紧张起来了:“谁得癌了?”
“张叔的一位战友。”
“什么癌?”
邱秋把情况说了下,张丰羽略一沉吟:“行,我下午就去帮你寻来,明天一早托人捎去。”
就病情用药上,两人又聊了两分钟,这才挂了电话。
褚辰在旁听了几句,关切道:“张叔哪个战友?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