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飞醋 江承发了四个字问她:“我没有吗……(第2/3页)
犹豫了一分钟,苏宜宁将封面截图给昏玉发了过去。
好一会儿,没等到那边回复,她想了想,关电脑,拿手机回房。
和陶然合作以后,起先两张封面和内页,陶然充当她和作者之间的传声筒,先将作者对封面的文字描述转发给她,等她画好线稿,再传给作者看一眼,收到回复后,她铺色精修,再传给陶然,由她再传给作者。
可她白天上班比较忙,陶然事情也多,觉得这样效率低,和她商量后,再有封面,就让作者直接加她的微信。
许是因为有夏思雨这样一个朋友,苏宜宁偶尔会看小说,也十分明白小说原著作者们对自己作品的珍视,每次沟通,基本都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去了解每一个作者对自己想要的封面的想法。
也有沟通不很顺畅的时候,毕竟不是每个作者都有非要不可的封面图,有的人只能给出很笼统的设想,比如“想要温暖一些”、“能不能以教学楼为背景?想要蓝色调,青春纯净的感觉……”
每每这种时候,苏宜宁只能表示自己先试试,然后看看文,在字里行间捕捉细节,以求和作者同频。
相比于满足陶然,她更希望自己能满足每个作者的需求,尽善尽美地完成每一个封面。
如《缉魂》封面被陶然打回来这种情况,她第一次遇到,在昏玉未回复前,第二版封面,她暂时未发给陶然看。
面对电脑太久,苏宜宁回房后,又洗了把脸,再看手机,发现昏玉回她:“看哭了。”
苏宜宁:“啊?”
昏玉:“说实话,在看到这个图之前,我脑海里从未出现这个画面。但看到这个画面,我觉得图上这个男人就是张崇。他孤身一人,要冲进那些看着恢弘明亮的高楼里,去救他的言言。”
昏玉:“谢谢,真的特别感谢你,我现在满脸泪,打字的手都在抖。”
苏宜宁隐隐能体会到她的情绪:“这个画面,也是前几天突然出现在我脑海里的。可能因为你这本文特殊,在女频用了难得一见的男主视角,所以我觉得这个画面还挺合适。文里言言不是被一个人害死的,而是一群人,之前那个封面图虽然冲击感足,但仅出现了影帝一人,对全文而言不算十分适合。而且……与张崇相比,他实在不配成为封面人物。”
昏玉:“你对象,是怎样一个人?”
苏宜宁:“嗯?”
昏玉:“实在有些好奇,怎样的男人,会被你这种性格的女生喜欢。”
看着对话框里这一行字,苏宜宁苦笑,过了一两分钟,回复:“如果你认识他,大概不会有这种想法。他很优秀,是我平生所认识人之最。”
昏玉:“的确无法想象,有谁配得上你这种夸奖,哈哈,就这个图吧,我这边没意见,现在只希望尽快拿到书!”
苏宜宁:“好的,我明天将图给陶然姐。”
昏玉:“你在A市?年后我可能过去采风,能请你吃饭吗?叫上天街小雨。”
苏宜宁:“似乎应该由我们尽地主之谊?”
昏玉:“你要是个男人,我这会儿已经被你撩疯了!”
苏宜宁:“……”
平生第一次,有人给她这样一个评价。
哭笑不得,陪昏玉又聊了几分钟,看时间已至十二点,苏宜宁跟她道了声“晚安”,放下手机。
第二天,她最后检查确认,将《缉魂》封面交付陶然。陶然一天到晚忙得飞起,手头事情无数,并未看过《缉魂》原著,但在看到图的第一时间,回复苏宜宁问:“你没想过当全职插画师吗?”
这是一句极高的评价,苏宜宁问她:“这张可以?”
陶然:“太可以了!今年让我最惊艳的一张封面!用色绝了!构图绝了!氛围感更绝!我有预感,仅凭这一张封面,《缉魂》销量都能在预估数字上再窜一窜!”
陶然:“好几年没看小说了!这封面人物是男主?刚看这张图第一眼,我特别想去看一下这本书!”
苏宜宁:“可以看看,书很好看。”
陶然:“越看越喜欢!这个开车的侧影,给我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怆感,而且你自己有察觉吗?这张图光影超级漂亮,虽然之前就觉得你用色很高级,但这一次,毫不夸张地说,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