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3页)
“真别说,不光是李傕的部曲,我现在看着这些火苗,都觉得有些瘆人。”
“世子说了,这是'磷火',并非鬼物,往日在坟茔间见到的幽火也大抵如此。”
“快别提了。不管这是磷火还是鬼物,赶紧把它灭了吧,也好进行下一步。”
“如今李傕的军队已经成了一盘散沙,余下的都是游兵散勇。颍川的军队和阳夏的军队应该已经到了,咱们三面包抄,趁着他们还未缓过神,将他们捉住,一个都别放过。”
“看,信号来了,赶紧冲。”
经过一番小小的设计,陈国避免了正面冲突,毫无损伤地拿下了李傕的军队。
因为事情发生在深夜,地点又是在不见人烟的密林,除了双方,没人知道这件事。
刘昀按下这个消息,让士兵们穿上李傕军队的甲衣,假装李傕的部曲,在阳夏发起战役。
站在墙头的守城将领知道下方攻城者的身份,一边抽着嘴角,一边假装不敌,悄悄给刘昀开了城门,装成被攻破的样子。
刘昀势如破竹,连“取”五城,几乎将整个陈国占领。
陈国民众不知自家世子和参军的乡人们这是在表演什么,纷纷上街观看。
眼见凑热闹的人越来越多,陈国国相刘艾当即派人解释,告诉他们这叫“军事演习”,不会影响到大家的日常生活。
陈国民众以前就被科普过“军事演习”的概念,知道这大约就是练兵的意思,纷纷表示理解。
民众这边消停了,却不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演习,而是为了迷惑敌人而演的一场大戏。
陈国被李傕连破五城的消息不胫而走。
藏在陈国附近的探子连忙向刘繇和张超汇报这个“好消息”。少数探子混进了陈国内城,他们在城中观察了好几天,清楚地知道这些攻城的人根本不是李傕的军队,而是陈国的自己人。
这些藏在内城的探子心中焦急,知道此事有诈,恐生变故,竭尽全力地往外传递消息。
他们刚开始行动,就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刘昀的人抓了,没一个幸免。
探子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不仅是迷惑刘繇、张超等人的伎俩,更是一石二鸟,将他们一网打尽的计策。
探子们与俘虏一起,被抓到“养石场”劳改。
远在九江郡的刘繇与张超,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午后,得到了陈国被连破五城的消息。
“好!李稚然果然未负所望。”
张超拍案称快,仿佛几日前质疑李傕才能的另有其人。
张纮虽然觉得李傕攻破陈国一事过于顺利,有些怪异,但他没有多想,只捋了捋长须,徐徐点头。
刘繇面上的笑意藏也藏不住,几乎可以谈得上是喜形于色。
“陈国被攻占,谢源、徐荣必定自乱阵脚。只要他们一乱,我们便有机可乘。”
张超点头,持续了数天的忧虑终于烟消云散。
众人把酒共饮,举杯庆祝。
酒过三巡,传讯兵再次登门,急冲冲地掀开门帘:
“急报——”
刘繇放下酒杯,正襟危坐。
“报。”
“禀报使君,彭城国谢源寄来一封信件,东海郡徐荣寄来一封信件。”
张超与张纮面面相觑。
徐荣和谢源都是陈国派来夺取徐州的大将。他们起初只占了彭城国和下邳国,在吕布弃城逃跑之后,又让徐荣引兵东进,占领了吕布丢下的东海郡。
这两个人都是陈国的大将,如果有事找他们,寄一封信即可,怎么会同时寄两封信过来?
刘繇三人心中不约而同地出现同一个猜测,顿时心跳加速。
为首的刘繇当即起身,向前疾走两步:
“快把信呈上来!”
传讯兵呈上两封信件,刘繇迫不及待地拆开徐荣寄的那封,速速扫完之后,又拆开谢源寄的那封。
张超等得焦急,见刘繇看完信,连忙询问:“刘使君,如何?”
刘繇亲自将信件递给张超,昂首大笑:“天助我也。”
张超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两封信,同样露出笑意。
谢源那封信自不必多说,他是陈王的姻亲,在信中明确地表达了求援的意愿。
“谢源拿出整个东海郡,以东海郡为饵,作为我们驰援陈国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