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二合一(第3/5页)

一身的土,洗澡、洗衣服、吃饭。

她空间里还有之前囤的烤鸭,保留着刚出锅的口感。

也有之前烤的面包和蒸的馒头、米饭,都热乎着,想吃啥吃啥。

清炒蔬菜也有,随便打开一份,也是有荤有素了。

最后来了点饭后水果,草莓、橘子、葡萄、香蕉各吃了一点解馋。

时间很充足,丁果在空间里溜达着散了散步,欣赏了下黑土地的生机勃勃,确定外面没人,闪身出去。

三天后,她跟齐桂芹一起去领了他们班的助学金,挨着给同学们发了下去。

根据家庭收入情况不同,助学金按照五六块到二十不等的标准发放,大部分都直接转为饭票、菜票,只有少量的钱,方便学生买文具。

如果有家庭特别困难的同学,还会有额外的补助金。

丁果自己的数额不高不低,十五块的标准。

应该是只参考裴澈在军校的津贴,裴澈如今的津贴确实不高,没参考公婆的。

不然若真参考了,她的助学金绝对能混个最低标准。

可能校领导担心公婆的钱不会花到她这个儿媳妇身上。

拿到助学金,班级里就热闹起来。

大部分同学约着想出去买文具和生活用品,非常少量的几个同学跃跃欲试的想去外面的国营饭店开小灶。

还有一部分同学压根不参与以上两个话题,既没打算买文具,也不出去吃吃喝喝。

像宋燕,她拿到的补

助标准比丁果高,计划留一半,另一半想找人换成钱寄回老家补贴家里。

饭票、粮票换钱在大学里是有行情的,有那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同学,只有几块钱的标准,根本不够吃一个月的,只能找其他同学拿钱换饭票、菜票。

助学金一发下来,这种小交易就已经悄悄展开了。

今天有,往后还有,越到月底行情越好。

“我公婆身体不好,赚不了多少工分,就指望我男人和我两个小叔子,我还有儿子要养……”

说起家里的事,宋燕也是一脸愁绪。

这也是她这两日只吃馒头的原因。

同样想补贴家里的还有王爱花,已经开始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将未来一个月的生活计划写了出来。

许二菲悄悄问丁果:“你呢?你家两个娃呢。”

丁果往公婆身上推,笑道:“有我公婆呢。”

遂不再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各人有各人的日子过,丁果不会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

舍友们不要求她跟她们同步,没去指责她不够艰苦朴素和不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丁果也不会去去指点舍友们的生活方式是否合理。

如今学校已经正式开课,丁果也捋顺了自己在大学的生活节奏。

会早起晨读,作为班长,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

上课认真听讲,处理些班里的杂事,期间帮带娃来上学的同学咨询了下能不能把孩子送去学校教职工那边的托儿所,还帮齐桂芹调解了一次夫妻矛盾。

主要是保护王爱国同学少挨点打,并监督齐桂芹同学说话多少注意一点分寸,毕竟是班干部,骂的太难听了影响不好。

齐桂芹作为生活委员,也有不少同学找她,她帮着调节了两起宿舍矛盾。

抛开这些,丁果有时候按点去食堂打卡,有时候中午溜出去开小灶。

至于早餐,舍友们为了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集体商量了一下,每天派一个人去食堂买早餐,顺序就按舍友们的年龄长幼。

宋燕是317年龄最大的,今年27;高玉萍跟丁果同岁,但比丁果大了两个月,她排老二。

丁果老三,许二菲老四、王爱华老五,王新麦年龄最小,排老六。

宋燕也是大家默认的舍长了。

除了丁果,其他人买的早餐也几乎是一日三餐。

不过这期间王爱花出现了一次低血糖的情况,舍友们放下手里的课本,集体去了回食堂,打了点菜、汤改善伙食,补充了一下营养。

丁果不干涉舍友们的生活,却也不至于冷血到令人发指,她抓了把水果糖给几个舍友分了。

还有家乡特产的就给她回了点特产,没有东西回赠的舍友也选择帮丁果打热水来回馈。

总体来说,丁果觉得跟几个舍友的相处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