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未来的路我想当这个链接的桥梁,将我……(第4/5页)

祝成蹊接着刚才被打断的话,“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先从我们当下已经推出的品类做起,之后再去发掘那些未被开发的宝藏,在接下来的每一次广交会上一点点加上更多的民俗工艺品类,将我们国家的民俗工艺品一点一点的带出来,推广到全世界。”

“如果我的想法真的能实现的话,那就不仅仅是做生意创汇那么简单,更能无形之中推广我们的文化底蕴,让世界更了解我们国家的面貌,免得那些洋鬼子一天天见了我们都趾高气昂的,好像他们真有多了不起一样。”

想到当下社会的现状,祝成蹊就想叹气。

也幸好今年政策好,不然她也不敢现在就提出来这些。

就是不知道广交会那边能不能答应。

祝成蹊说完,周雨晴和苏建华久久没有出声。

要不是亲眼所见,亲耳听到,他们根本不敢相信刚才那一番话竟然是出自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的口中。

他们看着祝成蹊稚嫩的脸庞,根本无法想象她是怎么在这个年纪就想到了这么长远且清晰的计划和打算,除了叹一声佩服外,心里更是涌现了无数豪情壮志。

尤其是苏建华,当下一拍大腿道:“我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大老粗,要不是因为当过兵,也不可能有今天,小祝同志你不一样,你年轻又聪明又有想法,我听你的,接下来你说咋做就咋做,你指东我绝对不打西,坚决服从命令!”

祝成蹊被苏建华一本正经的样子搞的有些哭笑不得,“苏主任你不用这么严肃,我这也只是暂时的想法,还不知道广交会那边能不能同意我们这样做呢?毕竟我们这种合作和你们之前和周主任他们的合作不一样,我们这种比较招眼。”

广交会是当下国内最开放的了,要是那边不点头的话,她想做的这些最少还要推迟个几年才行。

周雨晴道:“广交会那边你们不用担心,前不久上面出了新政策,不仅进一步放宽国内的贸易品种类和相关的条件,也再一次放宽了外国客商的审核条件,这次的秋交会将会是前所未有的浩大,据说申请过来的外国客商实在太多了,所以上面决定不再全权负责那些外商在国内的一应生活以及交通,甚至连一些招待和宴请都全部取消了,全部让他们自费。”

“这个决定对我们来说好是好,但那些洋鬼子能愿意?”苏建华参加了很多次广交会,实在太熟悉那些洋鬼子白吃白喝还高高在上嫌弃他们的嘴脸了。

周雨晴冷笑:“一开始当然不愿意了,但上面既然决定了就不可能改,他们不乐意又能怎么样,多得是外国客商给我们递交申请,所以他们有意见也得憋着,要不然就别来。”

苏建华想到他们一个普通的竹编发夹卖好几块都有外国客商抢着要的场面,不由砸砸嘴道:“看来小祝同志之前说的不错,那些洋鬼子在我们国家弄到的东西是真赚钱啊!”

感慨完了又开始骂,“这些该死的洋鬼子,心眼儿就是坏,早就不该招待他们了,就该让他们在咱们国家多花点钱才对!”

闲话间,苏南一服到了。

周雨晴在安排了祝成蹊他们住下后,又顺手给家里挂了个电话。

也没说别的,只是对着周家老两口感叹道:“真不知道周杭生那臭小子到底哪来的运气被祝成蹊看上,我现在都觉得他根本配不上人家姑娘。”

周家老两口知道周雨晴托祝成蹊的福,上半年的工作成绩斐然,也清楚她在准备秋交会的事儿,根本不在乎她嘴里对周杭生的嫌弃,反而一个劲儿问道:“我大孙媳妇又做了啥让你这么夸,你快说给我们听听,”

周雨晴巴拉巴拉把祝成蹊之前的话重复了一遍,对着电话那边不停惊叹的老两口道:“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捡到宝了。”

“这哪是单一的宝啊,简直就是大宝藏!”老两口笑道合不拢嘴,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周雨晴早就挂了电话。

他们也不在意,又开始在屋里忙前忙后,还给周杭生父母以及其他孩子打电话,让他们一起给还没见面的大孙媳妇准备东西。

祝成蹊根本就不知道周杭生的家人早就对她喜欢的不得了,此刻的她正沉浸在打扮程玉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