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第2/3页)

除了之前的那些菜,清炒时蔬都好吃,还有嫩丝瓜苗炒蛏子肉,是鲜味和鲜味的碰撞。

而在这个时候有“夏至面”一说,所以送的小食是苏式的三虾拌面。

既然是送的小食,自然不多,拿小碗装的,只有两筷子的量,初夏正是河虾抱籽的时候,河虾其实比海虾的虾味更重,那种鲜甜浓郁的味道和手擀面一拌,一口下去,虾的鲜味直冲天灵盖,浓缩的就是精华。

而送来的甜品同样也是以时令水果为准,除了西瓜冰激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杏子冰碗和杨梅酥山,特别是杨梅酥山,那一丝奶香和杨梅的酸甜味融合得刚刚好。

姜汀州倒是没怎么吃那些主菜,他之前和毛师傅他们讨论,这些味道都已经尝过了,所以每样只吃了一两口。

杨梅酥山是新做的,倒是吃了不少。

陆白屿坐在他身边,每样都吃得很仔细,他虽不是专业厨师,但是点评几句也算言之有物,上完甜点之后,小食上了一碟子菱角,他就在那儿剥菱角给姜汀州。

他做这个倒是熟练,一剪再剥开,菱角肉便是相对完整的,拿小碗装好,递给姜汀州就可以直接吃了。

李书妍看着也拿了一个,咬开一尝,她问:“唉,我没在菜单里看到这个哦。”

“菱角还没正式上呢,这个七月份上的那批最好,到时候再给店里用,”陆白屿道,“第一批先给汀州尝尝。”

李书妍道:“……哦。”

姜汀州这个时候正在和叶顺心说话,这时候也没注意他在干什么,剥好的菱角递到他手边来就顺嘴吃了,又粉又糯,微微的甜味。

等大量上市了,做点菱角糕也好吃。

这一餐下来,除了口感鲜嫩美味,就是吃得舒服,浑身都舒服,哪怕吃到撑也不会有返上来的腻味感,只觉得满足。

对于普通客人来说,听到半个月之后又有新的主打菜,各种各样的时鲜又将轮番上场,第一反应就会是那我下次必得来尝一尝。

节气变换,这便意味着每次踏入这家店里,都会有一种别开生面的新鲜感。

正如姜汀州之前说的,山河记这边必须走和七宝餐厅不一样的路线,要寻找和突出自己的特点才行,现在一看,便是成功了。

如果说七宝餐厅的重点在一道粤味鲍鱼盘里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山河记的路线就是足够全面,全面到把一年里所有季节的菜都囊括其中,一一展现。

作为一家主打淮扬菜的餐厅,深究这一菜系的发展,起源很早,且因为有运河的滋养,除了特别的江南水乡风情,也可以看出,淮扬菜是在富庶的地方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如文思豆腐一般精工细作足以说明此地的繁荣,才有心思在食物上做这般雕琢,还有些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在这种情况下,顺应时令这种又丰富又精细的特点便是精髓之一。

而且懂行的人就知道,二十四节气的菜单并不是噱头而已,每一道都要做好足以说明餐厅的水平和能力不俗。

其他店就算想要模仿,这么频繁的菜品更新夜足够让后厨的师傅抓狂,所以,这家位于糖厂的山河记分店是真的独一无二的,甚至连叶家的主店也没办法复制。

连毛师傅这种大厨都要在此坐镇,而且这么短的时间内,菜单里的轮换能撑完红钻评审这段时间,再到秋季的螃蟹宴就已经很厉害了,冬天和明年春天的菜还没完全定下呢。

这内容需要时不时跟姜汀州这边确认,有些菜品的细节更需要反复调整以达到最好,红钻还有回访,等到这套制度完全运转起来还要时间,如今已经顺利开好了头。

但目前仅是如此,端出来的菜品和店的中心概念已经区别于普通的一星餐厅了。

蔡媛和陶锦天也在现场,他们两个也管着各自的餐厅,吃到嘴里,心里更有体会。

姜汀州对他们的要求没那么高,是拿到一星,但是在糖厂这里看到别人餐厅的状态,两个人也非常严肃,这段时间都没有懈怠过,同样和姜汀州讨论过很多次,即使餐厅生意很好也一直在做改进,确保红钻评选万无一失。

但在此时吃过七宝餐厅和山河记,才知道更高的标准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