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新手上路(第2/3页)

“你把手放下,你才参加工作几年?还想给人当师父!”

被杨末批评了一句,章德宁悻悻的放下了手。

杨末的眼神在编辑部的几个老编辑身上转了转,陈世冲、周燕如、傅用林……

最后她把目光放在了周燕如身上,都是女同事,相处起来比较方便。

“燕如,你来带带玉书吧。”

杨末是主编,安排工作任务,周燕如自然不能推辞,“好。”

“刘恒,伱去跟后勤说,给玉书安排一套桌椅还有办公用品。”杨末又吩咐道。

刘恒今年才二十七岁,在陶玉书没来之前,他是编辑部资历最浅的一个,平时自然少不了干些脏活累活。

听着杨末的吩咐,刘恒二话没说便起身往外走。

简单的安排好陶玉书之后,杨末跟她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编辑部。

等杨末一走,章德宁立刻过来拉住了陶玉书,“你可算是来了!盼了你这么多天。”

“这还慢啊?我昨天毕业,今天就来报到,满燕京应该都没有比我报到快的大学生了。”

两人说说笑笑,章德宁又拉着陶玉书,把编辑部的同事挨个给她介绍了一遍。

这里面的绝大多数人陶玉书都认识,不过有几个压根没说过话,借着这次介绍,她郑重的跟大家打了个招呼。

“玉书一来,咱们编辑部的半边天更红了!”陈世冲跟陶玉书打完招呼后调侃了一句。

《燕京文学》是月刊,历来很受欢迎,销量巨大,所以编辑部成员在行业里算是比较多的。

女同志不少,主编杨末算一个,还有周燕如、章德宁、王洁,现在又来了个陶玉书,人数几乎与男同志持平了。

众人说着话,出门十多分钟的刘恒带人搬着桌椅进了办公室。

《燕京文学》编辑部的面积不大,也就三十平左右,原本就已经很挤了,这回又添了陶玉书的桌椅,就更挤了。

大家挪了挪靠墙一排的办公桌,硬是在角落里给陶玉书挤出了个位置。

“挤了点,将就着吧。这两年我们这栋楼是越来越挤了,连点多余的地方都没有。”周燕如说。

安排好了办公的硬件设施,周燕如又给陶玉书说起了编辑部的工作内容。

“我们是编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审稿。我们的杂志内容你也了解,综合性文学杂志嘛,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评论这些体裁的作品我们都发,每个人负责的也不尽相同。

我负责的东西比较杂,像老傅就是专门负责小说组的,老赵是负责诗歌的……

现在我们杂志的来稿量最多的就是小说,以后你就负责部分业余作者来稿的登记和初审。

刘恒……”

说着话,周燕如叫了一声刘恒。

刘恒似乎早有准备,高高兴兴的站起身抱起桌上的来稿信走过来,还没等周燕如吩咐便将来稿信放到了陶玉书桌上。

在陶玉书来之前,登记读者来稿信这事一直都是他干的。

这回好了,他终于解脱了。

不光如此,还有退稿信的差事他也可以一并都交给陶玉书。

熬了两年多,他终于熬出头了!

“你刚来编辑部,负责的工作内容肯定会比较杂一点。

业余读者来信登记、退稿信、稿件初审这些都是你的工作,等你熟悉熟悉工作,接下来还有外出约稿、撰写评论这些事。”

听着周燕如的话,陶玉书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的都记在了心里,她这个人一向要强,不管是对待学习还是对待工作,都是如此。

周燕如断断续续说了半个小时,最后说道:“你今天才刚来,不要有压力,我刚才说的那些还需要你一点一点的学习和适应。”

“我明白,谢谢周老师。”陶玉书说。

周燕如笑容和善,“都出学校了,就别叫老师了,叫我老周就行。”

她见陶玉书紧绷着表情,知道她第一天上班肯定会有些紧张和无所适从,便又说道:“前一阵德宁从你那儿拿回来两篇稿子,说是你推荐的。稿子我看了,写的很有个人风格。”

“那稿子我看了也觉得不错,虽然有些阴暗和自恋倾向,但总体是挺不错的。”

周燕如点点头,“既然这样,那以后这个作者就由你来负责吧,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