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封爵后续(第3/4页)

由于想买的人太多,要等它降价不知等到何时,原本有些犹豫的人也下定了决心:早买早享受嘛!

如此种种,玻璃窗一时风头无两。

薛虯还见到了齐国公的孙子靳连,就是当日高价从薛虯手里买了琉璃器的其中一人,他的妹妹靳笙也是十一公主的伴读,与宝钗是好友。

这两年薛虯与靳连偶有往来,虽算不得多么相熟,但也能说得上话。

薛虯的书房里,靳连抱胸靠在椅背上,斜眼看向薛虯,凉凉道:“薛大人真是经营有方,那些玻璃器想必就是你自己工坊制造的吧?我便说大庆哪来那么多玻璃器!”

薛虯面色不变:“是与不是有什么区别?总之那时候玻璃器便值那个价格。”

“可是你明知道玻璃器会降价,却没有提醒我!”靳连指责道,“我以为我们已经是好友了!”

薛虯:“……”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

不过见靳连一脸委屈,薛虯没有与他争辩,赔礼道:“是我的不是,当日为了江南灾民不得不出此下策,还请靳兄勿怪。”

靳连也知道皇帝还是四王爷时暗地接济灾民的事,又想起当日薛虯本不愿意卖琉璃器给他,是他自己想尽办法,还托了九皇子说情才买到。再想起这几年因为那樽琉璃器出的风头,气也渐渐消了,摆摆手道:“罢了罢了,左右我享受了这几年,不算亏了。”

虯恭维:“靳兄大度,非常人可比。”

靳连被夸得高兴,嘴角忍不住微微扬起,但很快又压了下去,轻哼一声:“知道就好,我虽不计较,却不代表你便没有错处了。要想我消气……”

薛虯:“如何?”

靳连嘿嘿一笑:“……除非你给我插个队,先给我家装玻璃窗。”

薛虯:“……”

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靳连也是灵机一动。主要是玻璃窗太难买了,十块玻璃够干什么的?大户人家一家便不止十块玻璃,更何况薛家还搞什么劳什子“限购”,一家一次只能买一块玻璃。

即便靳家日日派人早早去铺子前排队,到现在也才买到两块玻璃,给祖父祖母换了书房和卧房的窗户便没有了,接下来还有父亲母亲、大哥、妹妹,要轮到他不知得猴年马月。

靳连早就心急了,恰好又抓住薛虯一个错处,可不就要借题发挥么。

*

薛虯到底答应了靳连,这对他来说并不算难事。

即便没有靳连,薛虯也要给几家故交装玻璃的,譬如林家和王家,还有九皇子——他如今被封为燕郡王,也有自己的王府了。

不过是多加一个靳家,算不得什么。

靳连自是喜不自禁,而黛玉主仆站在明亮的房间里,也觉得稀奇极了。

雪雁小心翼翼伸出手指点了点,感受到冰凉坚硬的触感,又飞快地收了回来,脸上满是喜悦与新奇:“姑娘,真的有东西!”

众人听得失笑,朱嬷嬷捧着茶盏进来,说道:“自然是真的,外头刮着风,要是没有东东西挡着,咱们能感觉不到吗?”

她向来一板一眼,雪雁也不计较,笑眯眯道:“我从没见过这么透的东西,要不是心里清楚,还真以为这里什么也没有呢。难为薛大爷怎么想出来的!”

说着还偷眼去打量黛玉,打趣的意思非常明显。

直叫黛玉脸色发红,伸手去捏她颊上软肉,雪雁笑着躲开了,嘻嘻笑道:“奴婢夸薛大爷,姑娘动气做什么?”

黛玉脸更红了,啐了雪雁一口:“你便说嘴吧!多早晚给你找个厉害的夫婿,好好管教管教你!”

这下雪雁的脸也红了。

朱嬷嬷含笑看着这主仆俩打闹,心中也不无感慨。她刚到林黛玉身边的时候,黛玉还是个寄人篱下、心思敏感的小女孩儿,虽说有个高官父亲,瞧着也实在可怜。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小可怜儿养好了身体、脱离了贾家那个泥潭,还得了这么一桩好婚事,瞧薛太太和薛大爷对姑娘这般上心,有什么好东西都往这边送,想来以后的日子也不会难过,叫朱嬷嬷十分欣慰。

*

玻璃逐渐风靡大庆上层之时,薛母收到了一封信。

信是从金陵来的,薛虯的六婶写的,中心思想就一个:她要带宝琴进京备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