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惊鸿一瞥(第2/3页)
“没有。”黛玉垂下眼睑,“从前不知道也就罢了,如今既知不妥,还是避着些吧。”
更何况宝玉似乎没她想象中那么好。
原本时常与宝玉一处,只觉得他天真烂漫、真诚率直,对女子极为体贴,是个温柔善良之人。却从未想过宝玉已经是十一岁的少年,过了男女七岁不同席的界限,早不该与姐妹们混在一处了。
他倒是无妨,传出去最多被人称一句风流,对男子来说无伤大雅,可是对女孩儿们就是要命的大事。黛玉固然崇尚自由、不喜约束,但也不会觉得宝玉这么做是对的。
王嬷嬷叹了一声,也不知该说什么好。老太太就是这么养孩子的,她们寄人篱下,又能说什么呢?
黛玉身子本就羸弱,方才又哭了两场,不免觉得疲累,不一会儿就睡了过去。王嬷嬷给她掖好被子,交代雪雁好生守着,回房间写了一封信,连同一串钱一同交给一个洒扫的小厮。
当天下午,这封信被送到林家在京城的宅子,交到一位管事手里,第二日一早便被带上了南下的船。
林如海敢让女儿带着两个人去京城,当然不会毫无准备,他在京城留了人手,还在贾家收买了几个线人,必要时可以避开贾家的耳目给他传信。
可惜黛玉从林家带来的王嬷嬷和雪雁都不算什么聪明人,竟没有意识到黛玉在贾家的待遇有什么不妥,即便有时候意识到了,见黛玉并不放在心上,又想着林如海远隔千里,即便知道了也不能做什么,告诉他也不过平添烦恼,bm瞒了下来。
所以今儿竟是她们进京之后头一回用这条暗线。
林如海收到信是什么反应暂且不表。又过两日,王夫人并王熙凤带着三春和黛玉、湘云一起到王家贺喜。
原本没打算带宝玉,但他知道要来薛家,姐姐妹妹都要去,便嚷嚷着要一起。缠磨了贾母半日,到底如愿跟着一道来了。
到了薛家,宝玉问带路的小厮:“薛大哥哥呢?”
小厮回:“大爷在陪太太说话儿。”
宝玉便兴致勃勃跟着众人往后院走,没想到被小厮拦住了:“宝二爷,前面是内院,您不方便进去,咱们去花厅等大爷吧。”
宝玉不太乐意,嘟着嘴道:“你们家怎么这么多规矩,我只去找薛大哥,别的地方都不去还不成吗?”
小厮苦着脸道:“这是主子定的规矩,小人不敢擅专,您就别为难小人了。”
宝玉轻哼一声:“那我去给姨妈请安总可以吧?”
“自然可以。等您见过大爷,大爷若答应,小人再陪您给太太请安。”
贾宝玉:“……”
史湘云哈哈大笑,冲贾宝玉做鬼脸:“有些人的法子不好使了,今儿是进不去咯~”
王夫人皱眉,对史湘云大呼小叫的样子十分不喜。扭头对宝玉道:“既然是规矩,你就留在外头吧。”
贾宝玉不情不愿地答应了,依依不舍目送众人消失,这才垂头丧气地随小厮去花厅。
这厢薛虯正与薛母说起当差的事,授官的旨意已经下来了,官服官帽四皇子也给他送过来了,知道薛虯乍然授官,家里必定有许多事要安排,他并不催促,还主动提出让薛虯过几天再去当值。
反正薛虯这个差事不用点卯,且直接对四皇子汇报,只要四皇子没有意见,便没有人能说什么。
四皇子宽容,薛虯也要投桃报李,户部正在核算上一年账目,正是需要他帮忙的时候,薛虯打算过两日便去当值。
这几天他也没闲着,处理薛家事务之余,他也将后世的一些看账知识和技巧结合自己的经验编纂成册,以便教导户部之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算他们没有薛虯这样的天赋,但每个人速度提高一点,带来的变化也是不可估量的,比薛虯一个人埋头苦干强多了。
薛母也赞同薛虯的想法:“四皇子看重你,你就好好干,别叫人家寒心。”
薛虯受教。
薛母又说:“前儿你说要选人照管金陵那边,这几日我想了想,倒有两个合适的。你三叔家的虹儿今年十九,如今帮着家里照管琐事,为人十分可靠。再一个是你六叔家的蝌儿,他年纪虽小,但是聪明机敏,好生培养几年也就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