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3/5页)
她这话在张锦华面前说,张锦华不吭声,她说的多了,他就甩脸子。
看到他这个反应,吴楚楚就不在他面前说了,换成在张凤华面前说。
他们家跟二婶家最亲近的还是要数张凤华这个小姑子。
对于大嫂这些话,张凤华嗯嗯安安的应和着,没有给一个准话。
她觉得目前这样的相处状态最合适,暂时不想要改变。
张根对于家里这氛围没有察觉出什么不对,这个年,他过的不大痛快。
看上去是一家团圆了,但是,他在想起了老二。
老二是他三个儿子中最出息的那一个,相比起大的还有小的那个,在中间的孩子比较吃亏,因为很容易忽略他,他自小的性子就比较犟,有牛脾气,有些事情自己说定了,怎么都不愿意改。
当初他要娶苏茴的时候,老伴是不愿意的,还闹腾了好一段时间,她已经有看中的儿媳妇了,但是老二就是不愿意,最后还是如了他的愿,娶了苏家的姑娘进门。
那时候他是怎么想的?
喔,他觉得无所谓,哪个都一样,而且要真说起来,苏家的条件还比较好,虽然她爸妈没有什么亲戚,势单力薄,但是她爸会手艺,不愁饭吃。
然后日子就这么过下来了,眨眼间,老二去了当兵,当时他特别骄傲。
又担心,又骄傲。
他是个好样的。
然后他牺牲了,只留下儿媳妇带着四个孙子,他那时候都有些担心她守不住,她还年轻,改嫁了也能生得出来,不过她没走,而且起了房子,带着孩子这么安安稳稳的过了下来,还很出乎意料的把四个孩子都培养成才,光宗耀祖。真的是光宗耀祖,在这附近十里八乡,一说起张家,免不了就要提起这件事情,出去在镇上买东西,别人知道他是哪里的,都要来搭话,问一问,大大的长脸了。
这要是在过去那时代,这相当于他下面四个孙子,都考上了举人进士,当然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他那段时间走路都飘了。
值了,这一辈子值了,他自己是一般,但是他有几个有出息的孙子啊。
他那时候还对儿媳妇非常的满意,他也知道,几个孙子有现在这成就,老二媳妇居功至伟。
然后,就是大孙子、大孙女陆续考上了,更光荣了。
先前四个孙子都是老二家的,他们跟着老大家的过活,现在老大家的也考上了,他们张家,就差老三那一房,他这一支,是彻底起来了。
之后就是老二媳妇辞了工作的事情,现在这么久了,他已经不那么生气了,就是还不乐意提起来,就算有卫国跟他打电话说了又怎么样,其实就是翅膀硬了。
要是老二还在就好了,要是老二在,怎么会瞒着他们,肯定跟他们有商有量的。
他也会更顾念着他们,有什么好事第一时间想到他们的。
只可惜,战士保家卫国,已经不在了。
他想起了张平,张平这时候也在想家。
他从通缉令上看到了张保国的模样,还有三个儿子,他们现在长成什么样了?
还有他媳妇,他媳妇现在怎么样?他爸妈、几个兄弟、老家的一草一木……
在过年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跟潮水般涌了上来,侵入他的大脑,让他只能沉浸在这种氛围之中。
他现在级别往上升了,手底下也管着几十号人。
他不爱说话,是结巴,但又不是不能说话,能干,会来事情,有军功,就升了一级,他在这里已经有根基了,卧底能够获得更大的价值。
他愿意继续在这里即使给国家传递消息,只不过,铁汉也有柔情,他也会想家……
什么时候,战争结束就好了,只是,国家周围群狼环绕,他们只能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国家领土。
——
周小晴在回来过年之前去找了她弟弟一趟,就是她的二弟,在省城里面当老师的周小冬,他已经成家生子,在省城有自己的小家,今年过年他没有回去,她就去找他了,他们分配的房子是干净整洁的楼房,地方虽然不大,但是住他们一家三口绰绰有余,他们是受人尊敬、有编制的老师,未来一片光明。
他们是姐弟,但是她这个姐姐日子却是过得最差的,明明一开始不是这样的,什么时候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