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6/7页)

国家选拔人才出去学习,肯定是打着他们回来反哺的想法的,要是一出去了,不回来了,那就损失大了。

这方面,张定国的条件很合适。

他详细的给他们说了应该注意的方面,还有如果真的想要公派留学出国的话,应该要提前做什么。

然后苏茴就顺势提出有没有一些淘汰的实验器材,或者是有渠道可以购买到。

现在这时候哪有什么淘汰的实验器材,能用的他们自己都在用的,实验器材紧缺,不到彻底报废了是不会下岗位的,但要说有什么渠道购买的话,确实有一些渠道可以购买。

他有些迟疑:“你是想……”

苏茴:“我想要买一些,可以给他在家里自己做实验,比起那些从小就接触的,他接触的时间比较迟,不过他年纪还小,多练练,能赶上来。”

是这个理,但是……

“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苏茴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我响应国家的号召,去经济特区做了些生意,能赚几个钱,现在孩子有需求,当然要满足孩子的愿望,以后出国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能为国家更好的效力。”

话说的冠冕堂皇。

陈老师听了她这话一哽,他是属于那种老古板类型,觉得做生意不好,但是、但是她这话说的有道理。

而且这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他能说什么?

他有些别扭的把一些联系方式和地址给了她。

苏茴道谢后离开了。

离开了一段距离之后,苏茴拍了拍张定国的胳膊:“买了这些之后好好学习,你的实验操作可以,那就继续努力,这是你的优势,不要让他变成劣势,要让优势继续发扬光大,扬长补短。”

张定国还想着刚刚的场景呢,老师说他有希望!呆愣愣的应了一声。

苏茴:“……”

算了,让这孩子自己冷静冷静。

苏茴按照地址去买了不少的东西,难免有些“中饱私囊”,看着一些仪器觉得对自己有用的,多买了一些,还有那些相应的材料,苏茴也看着拿了一些。

另一头,潘佳业还在厂里忙活。

苏茴这次回家过年,同时也是扩大生意,她到了之后没多久就有了订单,而且一直在增加。

年前他们扩大了生产,很有先见之名,这个年过去,他们又能大赚一笔。

他被苏茴带动着,跟她一起买的那块地原本是想作为宅基地的,现在也改建了写字楼,推迟了把家里的住房情况改善的计划。

这写字楼到时候可以出租,写字楼不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商铺吗?现在这里这么多人涌进来,不愁租不出去。

以后就算这门生意做不下去了,也有这个可以保底。

当然,最好就是能一直做下去了。

这个年他们厂都没有几个人回去过年,因为他开的工资很高,出来混的就是为了挣钱的,过年的工资比平时多了那么多,大部分都不舍得在这个时候离开,愿意在这里一起上班挣钱。

除了新开拓的首都市场之外,原先的市场的销量也增加了,就跟苏茴说的一样,过年了,有条件的话,哪一家过年不给家里添新衣服?

就算买不起全身的,新添一条裤子,或者是买一件上衣,那也是很美的事儿。

而且他们衣服的质量比起其他的衣服要好上不少。

有经验的人上手就能摸得出来,有的为了降低成本,提升利润,采用质量差的布料,有的掉色混色,有的穿不了几次就会坏。

他们的不会,久了口碑也出来了。

现在有了个体户出来百花争艳,但是论哪里东西最全,还是要去百货大楼。

苏茴带着四兄弟都去了,给他们买了不少的东西,不过大都是吃的。

用的各种方面都已经齐全了。

家里现在什么都有。

手表、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

这个缝纫机主要是买来给铺子用的,难免会出现衣服掉线掉纽扣的事情。

新衣服苏茴之前就已经买了,所以去百货大楼就是买吃的。

然后文学倾那边有消息了,关于房子的事情。

苏茴先前留了话,还想要,一张口就是四个儿子四处房产。

看着离过年也没多久了,苏茴就提上之前准备好给他的年礼,带着四兄弟一起过去,就算房子不成,也能一起说说话,这段时间忙忙乱乱,也没去那边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