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3/5页)

徐爷爷和徐老大徐老二对视,心想有道理啊,徐老大和杨秀莲都不在了,靠徐老二和钱慧芳也操持不了多少田地,加上家里还有生意,两个人如何忙得过来。

他们全家人上京,不就是缺个住的地方吗?

把家里这些产业卖了,多少都能凑出个宅子钱来吧。

那可是京城的宅子,除非国破了,迁都了,不然放在任何时候都值钱。

假设以后他们全家在京城混不下去,也能把宅子卖了,再回西北来置业。

徐爷爷想到孙子的前程与幸福,牙一咬:“卖!”

他一发话,徐善学当天就去找了人。

他现在是举人老爷,谁不卖他一分薄面。

一听他要卖家里的地和产业,全都争着抢着要买。且不说这地是不用交税的地儿,就说这地它孕育出一个举人老爷,它就金贵得很,万一他家子孙吃了这地里长出来的粮食,也中个举人回来让他们风光风光呢?

原来十两银子一亩的地儿,因着徐善学身上的举人光环硬生生给翻了八倍,卖到了八十两。

澡堂子也因他家是第一家做这个生意,且有不少稳定客源的缘故,足足卖了一千两。

有这五千两加上这段时间他们收礼收来的两千两,足足凑出了七千两。

这样大一笔银子,徐善学不敢说能在京城置多好的宅子,够全家人居住的落脚地应该没有问题。

当然,徐善学也不是没给徐小姑留东西,家里这口窑洞他没卖,好歹这也是他的家,万一以后有个回家的时候呢,总得留条后路。

在他们没有回家前,窑洞的钥匙他留给徐小姑了,任凭她是自己住也好,还是租出去也好。

别说他这个侄儿没给她留一点情面。

徐爷爷徐奶奶一听,徐善学把家里窑洞留给了徐小姑,那是一句话也没有了。

以前徐小姑来家里闹入伍的事儿本就伤了老大他们的心,如今小鹿不计前嫌让徐小姑开了澡堂子,善学离开也没忘记她这个小姑,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等徐善学把家卖空了,带着徐家人上了京城,徐小姑从徐家囤子村人手中拿到徐善学留给她的钥匙以及原本要把产业留给她,听从她的建议,于是决定都卖了去京城的话,悔得肠子都青了。

在地上撒泼打滚,号啕大哭了一阵。

“……”

京城城门口。

翟正杰收到苏敏中他们不日即将抵京的消息,便每日雷打不动地来城门口等候。

他心里还是有苏羡安的,苏羡安长得好看,胆子也大,不像谢诗瑶总是恪守成规,每天操持家务,胆子还小,一点情趣也没有。

要不是苏家一朝落没,他也不会跟谢诗瑶成亲。

幸好,苏家又复起了,他也把谢诗瑶休了,并且谢诗瑶很识趣的,一次也没来闹过。

苏羡安年纪大了,又被退过婚,现在回京,也没什么人家看得上他,他虽成过亲,但没有孩子这个负担。

加之,他们两家又是旧识,父亲辈的官阶一样,也算是门当户对,翟正杰想到这些嘴角露出几分笑来,他有自信苏伯伯和苏羡安会满意他的。

“让让啊让让,有事赶紧走,没事也赶紧走,别堵在城门口讨嫌,看不见这里全是人那?没有一点眼力见!”

徐鹿鸣看翟正杰的马车已经不爽好几天了,每天跟个障碍物似的,从早到晚地堵着,弄得他们很不好办公,行人过路也很不方便。

翟正杰见城门口的侍卫又来赶人了,十分厌烦:“我们就在这儿待一会儿也不行吗?你们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别人待在城门口,也没见你们赶人啊。”

徐鹿鸣严肃脸:“那别人也没架个马车杵在这儿啊,要么就给我从马车里下来,要么就连人带马车都给我牵走!”

“再待下去,别怪我以妨碍我们公务为由,把你们都给压皇城司里好好清醒清醒!”

翟正杰张张嘴,原本打算好好跟徐鹿鸣理论理论,听到他后头的话,住了口,让小厮把马车牵离城墙远一点。

入秋的太阳虽说不是很大,但总归还是有点晒人的,何况他收到的消息只说苏敏中不日将会抵京,具体是哪一天,还不知晓。他要是在城门口像个门神一样杵好几天,他在京城的脸面还要不要了?